柏丽娟
周恩来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只带着锁扣的橘色钢纸箱。箱面纹路磨损,边缘斑驳褪色,凹陷处刻满了岁月印记。这只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箱子,曾装着一个重要的秘密。周恩来和它的故事,还要从58年前的一次出国访问说起。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出访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9点,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缓缓驶出,外国的新闻记者见是周恩来乘坐的车,随即驾车跟上。车停在中国驻阿联大使馆(时称)门口,一名男子下了车,手里拎着一只橘色箱子,向馆内疾步走去。记者们认出这名男子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由他护送的箱子,一定来头不小。
在大使馆短暂停留后,成元功随即返回下榻地。这几乎验证了记者们的猜测,箱子里装着中国的最高机密!到底锁着什么?一时间众说纷纭,谁也不能定论。到最后,还是成元功道出了里头的秘密。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从非洲大陆到东亚邻邦,26载风雨外交路,周恩来以精妙绝伦的外交艺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敬意。每次出访,周恩来都是风度翩翩、优雅从容,身着利落笔挺的中山装,尽展大国之风范。然而,在他得体的衣装下,却藏着一身不能示人的“寒酸行头”。
新中国成立伊始,正是百废待兴,作为人民的总理,周恩来始终把勤俭放在第一位。他的衣服一直补了又补,长期暴露在外的领口、袖口位置磨破了洞,他就用新布换上。久而久之,拼凑而成的衬衣破旧不堪,稍有不慎就全碎了。
出国访问时,周恩来布满补丁的衣物不便送到当地宾馆洗衣房洗,也经不住洗衣机的搅拌,在日内瓦会议期间购买的这只钢纸箱,刚好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将换下的衬衣交由成元功,装进箱子上锁后送到大使馆,请大使馆工作人员将衬衣洗好晾干,重新装箱上锁带回宾馆。
就这样,这只箱子陪着周恩来跨越千山万水,斡旋于世界外交舞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箱子里打补丁的衬衣,看似残破,却是一个大国总理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真情。“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无数个朝朝夕夕,周恩来将一颗滚烫的心,毫无保留地捧给了热爱的祖国与人民。
(来源:学习强国)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