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6日,天气阴沉,赣江呜咽。
方志敏戴着沉重的脚镣,昂首挺胸,走出牢房。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异常沉重。随着一声枪响,方志敏在赣江江畔英勇就义,时年36岁。
如今,在他为国捐躯的地方,方志敏广场和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静静矗立着。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南昌儿女前仆后继,奋勇前行。
方志敏作为江西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积极投身于江西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和江西地区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1年2月4日,在一幢普通的公寓楼里,记者见到了方志敏的女儿方梅。今年89岁的方梅步履已有些蹒跚,但开朗而健谈。说起父亲,方梅眉宇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方梅家中客厅的西墙,被布置成了一面革命红墙,墙上两幅方志敏的大幅黑白照引人注目。一幅是方志敏戴着脚镣,披着破旧的棉大衣,和他的两位战友站在国民党南昌监狱前拍摄的;另一幅是方志敏被敌人作为“战利品”向群众展示时拍摄的。这两幅照片的时间背景都是方志敏失去了自由,但是从他的眼睛里,看不到丝毫怯懦和迷茫,他的头微微扬起,目光透着刚毅和决然。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今日之中国,正如烈士当年笔下所愿。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激动人心、掷地有声、感人肺腑的文字时,依然能够感受到方志敏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在与方梅的交谈中,我们也了解到方志敏与南昌的不解情缘。
思想启蒙
南昌求学接触马克思主义
求得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方志敏自年少起便拥有的理想信念。他立志投考陆军学校,还曾想从事实业,苦做苦积,哪怕是积不到几百万几千万的家私,有多少拿多少,训练中国的海陆军。
五四运动前后的爱国运动使方志敏的思想得到启蒙、政治上逐渐觉醒。
1919年秋,方志敏来到南昌,进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走在南昌大街上,方志敏经常看到洋传教士对中国人的可恶行径,故而愤慨抒怀:“他们自认为文明人,认我们为野蛮人,他们是优种……他们昂首阔步,带着一种藐视中国人、不屑与中国人为伍的神气,总引起我心里的愤愤不平。”
“父亲觉得若是在省城都这样,更不说别的地方了。他在心里憋了一口气。”方梅说,“他在学校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学习英语,阅读《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书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好景不长,方志敏因在学校成立学生自治会,揭露学校的腐败现象,与封建学校斗争,被学校开除。
为了能学好英语,了解和学习西方的进步思想,1921年,方志敏又到江西九江南伟烈学校读书。
“在学校读书期间,父亲看到在九江英国租界,外国人有治外法权,外国兵舰和轮船可以在长江上自由行驶、随意停泊,教会学校口口声声说‘平等博爱’,而中国教员的工资只是外国教员的十分之一,等等,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令他救国救民的初心愈加坚定。”方梅说。
在南伟烈学校,方志敏刻苦学习英语,进步很快。1922年春,他借助词典,阅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直接从外文原著中汲取人类先进思想,并在校园里宣传社会主义。这些都表明方志敏在救国方案的认知上有了极大的转变。
在当时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社会背景下,方志敏通过学习、思索、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创办书社
点燃江西革命星星之火
1922年,方志敏只身前往上海,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在这里,方志敏结识了赵醒侬,并在他的介绍下,于同年8月成功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之后不久,方志敏返回南昌,离开时,赵醒侬委托他尽快办一个“文化书社”,宣传马克思主义,打破南昌的沉寂局面。
方志敏回到南昌后,邀请了几个笃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朋友和改造社成员,研究如何开展工作。大家认为,首先要发动学生运动,然后通过他们进一步宣传和组织民众。为此,方志敏以私立心远大学旁听生的身份作掩护,筹划创办南昌文化书社。
为使南昌文化书社尽早开张营业,方志敏煞费苦心。从筹措经费、租赁社址,到起草宣言,他在其中出力颇多。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办,1922年9月,南昌文化书社正式在百花洲席公祠附近开业了,由方志敏担任经理。
南昌文化书社专售革命书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是江西省第一个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活动的据点。书社门面不大,但陈列的书籍却名目繁多,大都是新出版的社会科学书籍和报刊,以及一些普通书店不敢销售的书刊,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唯物论浅说》《共产主义ABC》《解放与改造》《向导》《先驱》等书刊,在这里都有出售。不过不公开陈列,而是放在后厅秘密销售。这个后厅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室,它吸引了许多进步青年。每天光顾书社的人,大部分是南昌大中学师生、社会青年、店员。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望追求真理,新出版的书刊一到,立即争相购买。方志敏不顾生活艰难、工作劳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办书社上。由于过度操劳引起肺病复发,方志敏3个月期间吐血3次,最后病倒,不得不住进医院。
1923年1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组织在南昌文化书社建立,发起人为方志敏、赵醒侬、刘拜农等7人。团组织创立之后,方志敏在文化书社继续出售马克思主义书籍,广泛接触进步青年,同时,还积极筹办《青年声》周报。
南昌文化书社有明显进步倾向,遭到反动军阀的干涉和镇压。1923年3月8日,袁玉冰在南昌被军阀逮捕入狱。3月中旬,江西督理蔡成勋查封了南昌文化书社,并扬言要逮捕方志敏,但未得逞。不久,方志敏连夜离开南昌,通过九江前往南京。南昌文化书社虽然只存在半年左右,但以它为据点,为江西革命运动点燃了星星之火。
1924年3月,方志敏在南昌经赵醒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方志敏说:“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了。”
方志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此后的十年间,方志敏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弋横暴动,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他把对祖国的热爱融注于自己的血液与灵魂之中,他将一腔热血抛洒在中华大地。
以身殉志
坚定信仰铸就不朽丰碑
1934年10月,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合编的先遣部队北上抗日,在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之下,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1935年1月,方志敏被国民党军队拘捕,关押在南昌国民党军法处看守所。
当国民党当局通过官僚政客、军阀党棍以及方志敏的同学、同乡和亲朋故旧充当说客,以高官厚禄为诱饵,以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来“规劝”,妄图使方志敏“归降”时,方志敏郑重宣告:“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我们共产党员都是深刻信仰共产主义的”。
不久,方志敏的几位战友相继牺牲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下。方志敏意识到,敌人在他这里屡屡碰壁,留给他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于是,他跟国民党当局提出“想写点东西”。
一直都保持沉默的方志敏突然说要写东西,这可把国民党当局高兴坏了。“随便写些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利用,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抱着这样的想法,国民党当局很爽快地给方志敏提供了笔墨纸砚和桌椅。
彼时,方志敏已是重病在身,在牢房里写作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依旧咬紧牙关,坚持写作。在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成了血铸的13万文字。
他以笔代枪,在监狱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革命。“他要把自己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都写出来交给党。”方梅说,“父亲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这是狱中文稿中最长的一篇,有6万余字。”
而在《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中,方志敏字字泣血,将祖国比喻为苦难的母亲,他想用这篇文章唤醒中国亿万同胞的爱国之情,团结力量,去与敌人战斗,去拯救中国,也向后来人讲述着他的家国心愿。
在方志敏心中,始终有一个理想在激荡,他号召大家“持久地、艰苦地奋斗”,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他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他坚信,未来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方志敏用至洁的思想描绘着心中的家园,憧憬中国的未来,期盼民族的复兴。
诀别的一天终于还是来了。伴随着脚下的镣铐叮叮当当发出的清脆响声,赣江上的风吹起了方志敏的头发,他面向的正是梦中无数次到过的北方。
方志敏望了望天空,最后看了一眼他深爱的中国大地,用尽全身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方志敏英勇牺牲了,年仅36岁。
“我父亲毕生都在为一个可爱的中国而奋斗。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方梅坚定地说。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今天,在南昌市西郊的梅岭山脉北端一隅,在苍松翠柏间,安放着方志敏烈士仅存世间的九块遗骨。方志敏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永恒的丰碑。他在狱中的遗著,也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学习强国 整理: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