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美牧羊 赵录甫画
王尽美听村里的老人说王敬亭会讲故事,他不信,就回家问奶奶。奶奶说,他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说书艺人,弹拉说唱样样精通,经常被周围的达官贵人、地主老财请到家里去说书,曾经风光一时。他们本家的老爷、少爷们也都要高看他一眼。
他原名叫王廷松,与“见山堂”的主人王廷栋是本家兄弟,他们兄弟大排行三十二个,他排第二十,由于忌讳其中的“二”,排行时都不说他排行二十,而是说十九后面的那位爷。为什么忌讳“二”,因为“二”在当地有“傻”的意思。譬如说,这个人真“二”,就说这个人真傻。
王敬亭最敬奉明末清初的说书艺人柳敬亭,为此,就把自己的名字由王廷松改为王敬亭。
王尽美疑惑地问奶奶:“他那么风光的人,后来怎么就落魄成这样子?”
奶奶叹息说:“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人的好时候很少,如不珍惜,说错过去就错过去了。他吃亏就吃亏在遇到时候不知道珍惜。”
在王尽美央求下,奶奶就说起了王敬亭的遭遇:王敬亭说的书让人听后不忘。他在一个大户人家说书时,竟然和人家小妾准备私奔,被那家人发现了,把他的腿给打断了,并且让他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说书。
奶奶惋惜地说:“不让他说书,就像不让鸟儿唱歌、不让花儿开花了一样,他也就没了精气神儿,人也就像花一样败下来了。”
王尽美就想,像王敬亭这样有一肚子故事的人,不让他说书真是太可惜了!他守着这么个会说书的人,却捞不着听,也真是太遗憾了!
他就再三央求奶奶向王敬亭说情,让他给自己讲故事。奶奶却怎么也不答应。
虽然奶奶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是他并没有就此舍弃。他去找了王敬亭,可是人家压根就不承认自己会讲故事。
怎么办?他想起了书上说到的那些古代圣贤求贤若渴的故事,就决定以诚恳去感动他。
他到“见山堂”门口等着王敬亭出来。王敬亭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他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
王敬亭每天一大早都要去南岭给“见山堂”放羊,王尽美就早起来,在路口等着他。半个月过去了,王敬亭对他的表现却视而不见,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没等王尽美着急,与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先替他着急了,劝他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说“王瘸子”就是个木头疙瘩。王尽美说:“他就是块石头我也要焐热它,我就不信感动不了他!”
夏天的一天上午,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王尽美赶紧帮着王敬亭把羊往回赶。还没等他们走下岭,大雨就倾盆而下。羊群四处乱窜。王尽美迎风冒雨东跑西奔,前赶后撵,终于帮着王敬亭把羊群安全地赶回了“见山堂”。他却因为凉了雨发起了高烧,他奶奶、母亲赶紧找郎中医治。药也吃了,烧也退了,王尽美却一直昏迷不醒。
王敬亭见王尽美的奶奶与母亲被急得六神无主、担惊受怕,就劝说道:“他既然吃了药,退了烧,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你们不必担心。”王尽美的奶奶说:“这孩子昏迷不醒快两天了,我们怎么会不担心!”
王敬亭说:“解绳还需系绳人。既然这孩子病结在我,还得我来解开。”他让她们到屋外候着,自己就在王尽美身边坐下来。先是吹着笛子,后来又哼着牧羊曲。但是王尽美还是昏迷不醒。
王敬亭情急之下,忽地站起来把脚一跺说:“为了这孩子的一片赤诚之心,我就破例说一回!”于是,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嗓大声说道:“武松到店沽酒,见店内无人,他蓦地一吼:‘店家快快拿酒来!’声如宏钟,震得满屋空缸空罐嗡嗡作响。”
王敬亭刚说到这里,王尽美忽然睁开双眼高声应道:“店家何在?”
王敬亭惊诧地望着王尽美,他怎么也没想到,凭着自己说了这几句书,就把昏迷几天的王尽美唤醒了。
王尽美的奶奶听见王尽美醒来,急忙跑进屋里激动地扑过去:“我的孙儿,你终于醒了!”
王敬亭恍然大悟,他懊恼地一拍后脑勺说:“我上了这个小子的当了!”
原来王尽美为了让王敬亭说书,就趁感冒之机使出了“兵不厌诈”之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尽美的感化之下,王敬亭终于答应讲故事了。
从此,王尽美跟着王敬亭一边放羊一边学着才艺。久而久之,就在南岭上踩出一条弯曲的小道来,这条小道被后人称为“牧羊道”。
牧羊道也成为今天宣传王尽美善于求知的最好的例证。
王尽美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头,像个大孩子,但是身子很瘦弱,奶奶和母亲就千方百计地给他补营养。奶奶虽年近六十了,为了给家里添补些收入,还常去“见山堂”帮着做饭、干针线活。每次去帮工,东家都会管饭,要是遇到招待贵客或者逢年过节,还能吃到鱼、肉等好东西。每当去帮工,奶奶都事先嘱咐王尽美,让他在快吃午饭时去找她,并教他见了老爷、太太后要嘴巴甜一些,多说些他们爱听的话,他们高兴了,就会赏给好吃的。王尽美虽然每次都答应着,到了午饭时却总不见人影。
有一次,“见山堂”的二少爷王介寿要过生日,老爷王廷栋准备把村里的戏班子叫到家里来唱戏。奶奶听说后很高兴,她知道王尽美爱听戏,一叫他准来,这样就可以留他在东家吃午饭了。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尽美后,王尽美高兴地跳起来。奶奶趁机对他说:“东家中午要招待唱戏的,我对太太说说,让你留下一块吃。”
她见孙子没应声,就把脸一沉说:“你要是不住下,戏也就别去看了。”王尽美见奶奶生气了,忙答应下来。
第二天,奶奶就对“见山堂”的太太说了一些好话,太太就答应了。等吃午饭的时候,奶奶却寻不见王尽美的踪影,这时“见山堂”家的吴长工过来对她说:“仓囤让我捎话给你,说他有事先回家了。”
奶奶一听就气炸了肺,她气冲冲回家,责问王尽美道:“你说好了留下吃,怎么又跑了?你以为吃人家的饭那么容易啊?你不知我对太太说了多少好话!我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了让你长身体?”
王尽美却不满地对奶奶大声喊道:“我就是不愿为了顿好饭去看人家的脸色!”说完,竟然委屈地哭起来。
奶奶本是为了孙子好,现在却把孙子说哭了,也感到很委屈,忍不住抹起眼泪来。王尽美的母亲就过来劝说这一老一小。她劝说婆婆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孙子的倔脾气!表面上顺从,骨子里却硬得像块石头,他不想干的事,你就是硬逼他也白搭。”
奶奶看了看显得很委屈的孙子,故作生气地戳了下他的头说:“我想着办法让你吃点好的,你不但不领情,反而像是我在害你似的。你委屈,我的委屈向谁说?”说着,就蹲下身要给他擦眼泪,王尽美却躲开了。
母亲在旁边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奶奶狠瞪了她一眼说:“你瞧着我们祖孙两个闹别扭,幸灾乐祸了?”
母亲忙说:“哪敢啊!我只是没想到像您这么明白的人,也能做出出力不讨好的事来。”
王尽美听了,立马向母亲抗议说:“我知道奶奶这样做都是为我好。”
奶奶听了高兴地说:“还是我宝贝孙子最懂事,知道奶奶是为他好。”
母亲说:“你宝贝孙子知道为他好,干嘛不听你的话?”
奶奶故作生气地说:“你少挑拨我们祖孙关系。”接着又对孙子说,“奶奶也想明白了,我好心不一定能做了你心里去,奶奶以后再也不为吃饭的事为难你了。”
王尽美听了,忙认错说:“我以后也一定听奶奶的话,再不惹您生气了。”
快乐的嬉闹声充满了这户贫穷的人家。
王尽美虽然家境贫穷,平日吃不上好饭,但是对于再好的嗟来之食,他也不动心,可谓人穷志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