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镇街部门 > “走遍诸城”相州篇

“走遍诸城”相州篇

2021-01-13 14:51:03 来源:诸城新闻网

    

王统照故居


    

相州三村老槐树


    

相州六村白果树


    

温家古窑遗址


  相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是文化名镇,是出文学大家的地方,仅现代就涌现出了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等诸多文学大家。 

  相州不仅是文学之乡,还是革命之乡,陈独秀曾经这样评价说:山东的革命是由王姓家族的几个人搞起来的。他所说的王姓家族指的就是相州的王氏家族,王翔千、王象午、王志坚、王辩等就是从王氏家族走出来的革命者,他们与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者一起建立了山东的早期党组织。 
 
王统照故居 
李晓


  王统照故居在相州老街最南首,属于相州一村,是一座古式的三进四合院,青砖青瓦,白灰涂壁。由于连日的阴雨,院子里散发着潮湿发霉的气息,这气息让我倏然想到了奚大有躲在地窖时的情景。奚大有是一位农人,是小说《山雨》中的主人公之一。《山雨》是王统照的代表作,与矛盾的《子夜》一起被称为现代文学巨制。 
  主展厅设在三进院最北面的有五个房间大小的一排堂屋里,里面陈列着王统照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王统照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现代文学的主将。三进院的东西厢房也是展厅,西展厅主要展示着王翔千、王辩等王氏家族的著名成员。王翔千是山东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与王尽美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为山东早期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辩是王翔千的长女,是山东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 
  我们看到主演过《泪痕》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李仁堂也在展示之列,李仁堂的祖籍是相州镇兴和村,他从三十年代就跟随父辈去了东北。 
  东展厅展示的是军旅作家王愿坚,他的《党费》《七根火柴》《普通的劳动者》《足迹》等多篇小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 
  近现代王氏家族的知名人物几乎都聚集在这块占地不大的四合院里了。同根同族、文脉传承,使得他们心灵相通,不约而同地把笔触伸向了二三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以及活跃在那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人物身上,其中就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王尽美在《旋风》中是尹尽美,在《春花》中是金刚。 
  陈列在展厅的还有王希坚,王希坚虽然与王统照相差二十多岁,但是他们两人交情很深,在王统照诞辰9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之际,王希坚牵头召集几个单位为王统照筹办了一个纪念座谈会,并撰写《一代宗师名垂千古》一文进行怀念,表达了对一代文学大家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 
  作为王统照的家乡人,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文学宗师感到自豪,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把他的文学以及他的创作精神发扬广大。 
 
相州三村的老槐树 
王福利

  在相州三村地段有一棵老槐树。在过去,老槐树以北30米处曾是二郎庙,以北300米处曾是相州的北门,北门路西就是三官庙。 
  这棵相州最为古老的老槐树,被相州人奉为“神树”。老槐树树径不到80厘米,树龄应为六百年左右。 
  据相州三村的一位老人回忆,1971年,相州公社曾经对这条南北大街进行大修过,由于老槐树当时就在路中央,妨碍了修路,就建议杀掉它,在当时的相州片片长赵万留和三村支部书记刘治的力争下,它才得以保留下来。为了保护它,把路往东移了几米。 
  据说老槐树是相州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庠栽种的。 
  槐树在封建社会不仅是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树种,还寄托着移民的怀祖情怀。自从王庠在家门口栽上了这棵槐树,相州王氏家族就开始人才辈出、官运亨通,近现代更是涌现出了像王翔千、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王辩、王志坚等诸多革命家与文学大家。 
  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老槐树也是命运多舛,曾经身陷囹圄。清军杀戮,军阀混战,抗日烽火、解放战争,都在它身上留有深刻的印痕。现在老槐树的树干已经出现镂空,它之所以衰老到现在之地步,不仅是岁月的侵蚀,还在于它经受了一些劫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州街通电以来,由于老槐树就在高压线之下,年年都要接受“剃头”的礼遇;还有,当年巴山寡妇囤土筑建贞节牌坊时,剩下的土堆掩埋了老槐树部分树干。对这棵百年老树遭受的肆意践踏,真是让人扼腕痛惜! 
  老槐树,既是相州王氏家族荣衰的见证者,也是相州历史的见证者。 
  每到春夏,老槐树又枝叶茂密。尽管世事沧桑,它依然顽强坚韧,向世人展现着生命的强大。 
  
相州的白果树 
王福利

  相州六村有一棵白果树,被世人称为“子繁根壮的神树”,它饱经风霜、苍劲古拙,周围老百姓对白果树有着敬仰之情。 
  白果树有很多别称,又叫银杏树、公孙树、鸭掌树。白果树是吉祥树,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寿命非常长,有着健康长寿,多子多孙的寓意。此白果树雌雄异株,根系发达,繁衍时如若子孙聚集,形成一个树群、体系,若人丁兴旺的家族,寓意着瑞祥、子孙昌盛。所以,白果树成为了祠堂、墓葬栽种之树,预示后代子孙繁衍昌盛,家丁兴旺! 
  相州区域与相州王氏一族有关的白果树,在民国前最少有六棵,其中,在相州一村养德堂祠堂里有两棵。当年,王培宗于雍正二年(1724年)告老回乡,回到相州宋家庄子故居后,“立家庙置祭田三百亩营兆域……”,并在庭院中栽有两棵白果树。白果树下有一棵盈尺粗的紫藤,缠绕白果树缓缓而上,一直爬满树冠,春天紫藤花开时万般灿烂。在昌城镇寨里村有一棵。寨里的那棵,今日犹在。据徐炳勋老人讲,寨里白果树是巴山王栽种的。巴山王是相州王氏一族的分支,是相州王八世王笃宗的后代。 
  相州三村庆阳府后园还有一棵。庆阳府之名来自相州王长支十二世王锺吉。相州三村庆阳府后园,在相州三村北巷,这里是一“高台地”。在这“高台地”区域,生长出了这棵白果树。不过,当年街上来了日本鬼子,他们为了做炮楼的大门,就把这棵树杀了。 
  还在小梧村有一棵,在相州六村有一棵。这两棵也都是相州王氏一族栽种的,相州六村白果树至今还在。1946年解放相州后,当时给“谦义堂”看林的是一家姓栗的,当时有位有学问的政工干部要求这家要好好保护白果树。因此,这棵白果树才延存至今。而小梧村的那棵白果树却没有这般幸运,它在六十年代被村里杀了做了“独轮木车”。 
  白果树,饱经风寒,傲霜斗雪,数百年苍劲古拙,挺拔不衰而坚,今朝仍郁郁葱葱,叶茂枝繁,东风来满株翠绿,西风吹一片金黄。 
汉王山下的黑陶
 刘培珍

  汉王山,在相州西南与舜王街道搭界处,现属舜王街道办事处。 
  相传王莽篡位不久,刘秀就举兵起义,在此地驻军指挥过战役,后来这里被称为汉王山。汉王山西边有条河,叫飞得河,河从西南的大凤凰村前逶迤而下,绕汉王山半圈,自山后向东北流入潍河。汉王山的前坡曾建有清凉寺,寺前有座石塔。历史上寺内香客云集、名誉四方。 
  现在,早已不见寺庙的半丝痕迹,也没有半点石塔的踪影,只有满坡高直的杨树和茂盛的荒草。荒草没膝,棵棵直立的杨树犹如一把把刀枪剑戟直刺天际,历史上的刀光剑影也像是浮尘一样在晚霞的红光中若隐若现。 
  汉王山西是老梧村,村中有位“虞舜黑陶烧制传承人”,叫马新友,他于1991年在自家院里建起陶窑,点燃了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烧制第一窑。2007年,诸城黑陶被审定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也是中华民族古老艺术的一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四件国宝,其中就有黑陶蛋壳杯,它生产于约四千年前,“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地球4000年文明最精致的代表”。黑陶文化只璀璨了很短的时间,技艺失传达四千年之久。今天,黑陶技艺又在舜帝故里这位农民陶艺师的手中重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是诸城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温家古窑 
刘培珍


  温家古窑在相州街以北的后莲池村的村后。我们到达时已是傍晚。暮色四合,树林里汪汪积水泛着幽幽的光。 
  在当地向导引导下,手机手电筒的光纷沓在起伏的土陇上,我们俯首寻觅着古老的遗迹。沾满泥土的陶片把几千年的土陶文明和我们拉近了。黑暗中,摇动的草木幻化出温家人手工制陶的场景:揉泥,转陶轮,粉饰,晾干,焙烧……几十道工序在繁杂而有序地进行,一件件“艺术品”便在泥与火的嬗变中产生,即使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也能让后人感受到诸城相州古老龙山文化的魅力。虽然这里的土陶制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东夷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写照,它是无法从历史的“书页”中抹掉的。 
  据说,这个古窑自明清时期就有了,历经千年沧桑,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窑才寿终正寝,长眠于潍水河畔这片泥土之中。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知晓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