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芳 本报记者邵长江 巩向红
“三载锲而不舍,今朝载誉京城”。11月20日,市委书记桑福岭代表百万诸城人民赴京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奖牌。三年首创首成,诸城再添一张含金量十足的“金名片”。
发展给城市添活力,创城让城市蕴内涵。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自2018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以来,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引领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幸福和谐样板区和山东半岛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区一城”建设的有力抓手,聚力锤炼城市的筋与骨,凝聚城市的灵与魂,塑造城市的血与肉,在实干中提升,在拼搏中跨越,终得天遂人愿,文明花开龙城。
创建为民,统筹布局,擂响实干夺标的战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确保创城成功,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统筹布局创城各项工作。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指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委员会,定期分析、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协调、指导、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市委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综合协调、效能督查、宣传教育以及资料汇集整理等工作。
创城既拼实力,更拼干劲。唯有全民共建、干群合力,才能奏响文明创建的华丽乐章。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桑福岭要求全市上下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攻坚破难,坚决打赢创城攻坚战。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创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全市上下掀起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工作热潮,
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创城网格督导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首年打基础、次年抓提升、第三年全面实现创建目标的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7个测评项目、59项测评内容、125条测评标准细化分解至全市17个镇街园区和55个责任单位,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实地考察和网上申报培训会议,提高创建工作业务水平,精准对标对表开展创建。
创新实施网格包靠责任制。将建成区4个街道园区的39个社区划分为30个城区创城网格,明确30个包靠网格市级领导、30个网格长单位、97个网格协助包靠单位、60个网格督导员包靠责任,街道园区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网格长单位全面负责推动网格内所有站点的对标达标工作。市级领导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包靠网格,现场指导创建,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网格督导员高度负责,全天候下沉到网格开展督查工作,掌握问题底数,及时向网格长、创城办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及需要统筹解决的问题。包靠单位主动作为,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奋战在创城一线。各镇街守土有责,坚决不留“死角”盲区。纪委监委、督查部门跟上督查问责,推进各项工作扎实落实。
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组织理论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宣讲93场次,促进创城工作走近群众、深入人心。选树30多名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企业家、文艺工作者等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典型人物,为创城代言,加油鼓劲。
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常态化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开设“曝光台”,定期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动态,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依托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牌、灯杆道旗、建筑围挡、公交站牌等载体阵地,运用灯箱街景、雕塑小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文明出行、市民文明公约、“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广泛营造宣传声势,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熏陶,感受创城热潮。
设计制作了创城公益短信、公益彩铃推送至市民手机。出动LED流动宣传车深入全市17个镇街园区的244个社区巡回宣传,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印发市民文明手册60万份、文明城市宣传折页30万份、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70万份,群众对创城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7.05%。
从城区到乡村,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凝聚起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
创建惠民,把握关键,打响提升城市品质攻坚战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广大市民群众增强幸福感的源泉。
我市坚持创建惠民的宗旨,实实在在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在今年刚刚改造完成的市经济开发区舜王花园小区,小区居民朱长龙格外高兴。借助文明城市创建释放的“红利”,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他的居住环境,也让他从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通过创城,我们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我们一定会从身边做起,保持好环境。希望我们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美好。”朱长龙一边侍弄着阳台上的花花草草,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数据不会说谎,实例胜于雄辩。
3年来,我市着眼于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实施横二路东延工程、兴华路西延工程、东坡街南延工程、普乐街南延工程等项目,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老化路。新改造城区6条人行道、12条主次干道、20条老旧道路、26个交通路口,维修更换路沿石2268米、雨污井盖和雨水井盖528个,维修改造沿街公共部位24.3万平方米,建成区路网密度12.28公里/平方公里。
实施全城增绿补植工程,对新建、扩建道路进行绿化,推进街头游园建设,规划建设了8个主题公园,新建、扩建了20个街头游园,新增城市绿化面积98.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9%。新建10处、改造提升40余处城区公厕,按照每隔500米至少见到1处公厕指示牌的标准设置指示标识。
“今年,我们已对城区绿化带400万平方米进行了一次精细修剪;高标准绿化东坡街南延、中天路等5条新修道路,目前已经完工,进入养护管理阶段;开工建设了碧桂园、香榭里等街头游园和东坡街与北环路、八里庄路与东坡街交叉口6处街头游园,面积达1.8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工作人员这样介绍,“我们还精细开展城区裸露土地排查,建立台账,销号管理,提升绿化补植率,对八里庄路、东坡街北延、外贸科创园东侧空地和城区养护范围内新增裸露土地进行了绿化,绿化裸露土地面积约21.8万平方米。”
在城区主要街道交通路口新安装交通信号灯78处,在56处红绿灯路口新施划交通标线32.1万平方米,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6万多个。将停车场管理纳入城市综合治理体系,统筹协调全市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及使用管理工作,完成4处智能停车场建设工作并投入运行,加快推进6处停车场智能停车一体化建设。完成22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358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完成15个老旧小区的53万平方米供热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基础。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建惠民、全民共享,着眼于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建设高品质城市。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让市民在创建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道路养护科科长杨东刚这样说。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创城的重中之重。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我市制定下发《诸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提标扩面、初见成效、全面提升“三步走”,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建成5座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新上日处理能力500吨的二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23万余户,完成95个村的95座农村公厕建设任务。建成6个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和1个大型沼气处理中心,为566个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
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成2个村级污水处理站,配套村庄污水集中收储与预处理设施13个,消除污塘、黑臭水体25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30个,完成治理村庄368个。
开展以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十乱”为重点的专项整治,累计清运城区生活垃圾29.2万吨,开展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行动200余次,发放露天烧烤和餐饮油烟污染整治通告6000余份,与城区4100余家沿街门店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城市环境不断优化。
针对市民反映的交通秩序混乱现象,我市开展文明交通畅通行动。制定下发《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治理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在城区60多个主要交通路口布置警力,对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以及行人闯红灯、翻越交通护栏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曝光,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共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6.73万起,其中,酒驾1838起、醉驾220起、严重超载10814起,公路干线机动车违法率控制在5%以内。
坚持疏堵并重,针对交通警力不足的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400多名文明交通志愿者,配合执勤交警开展交通疏导、引导工作。精心设计开展了“文明出行,争做诸城好司机”等评选活动,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到“礼让斑马线”行动当中。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居、进商铺“五进”活动,出动宣传车41次,上交通安全课71节,召开宣传信息工作通报会92场,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幅,发放各类宣传单9.7万份,着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打造了“交通大脑”指挥平台,实现信号灯智能化控制、交通拥堵实时化治理、警力调度精准化、信息应用实战化。
开展窗口服务提升行动,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我市制定下发《诸城市“一窗受理”集中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深度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梳理了5个领域38项高频办理事项,明确每一事项受理标准、审查标准、办事程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网上申请、线上办理、在线咨询、居家打证、免费邮递等服务,编写事项服务指南162个,一次性告知单157个,制定申请事项受理审批标准化模板160余套,努力实现从“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的跨越。在社区、小区、汽车站、火车站、公共文化场馆、政务服务窗口、医疗卫生机构、银行网点等各类窗口单位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全面规范服务流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质量。纪委监委机关、组织、宣传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党政机关设立的办事大厅和服务窗口开展了“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标兵”评选创建活动,在电视台、电台开设作风建设专栏,以“基层公务员的一天”为主线,采集日常工作片段,大力弘扬新时期下机关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引导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向先进学习,自我加压,积极进取,全市机关工作人员行业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榜样引领,崇德向善,谱写舜德文化新篇章
“春风化雨,成风化人”是文明创建的核心。围绕塑造城市灵魂,厚植崇德向善风尚,以善育人,以“文”化人,我市集中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孝德文化公园、张择端文化公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诸城好人”“十大孝星”“最美媳妇”“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
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馆、镇街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五进”活动34场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580余场次,直接教育群众20余万人次。制定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爱诚和孝”四进工程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爱进百校、诚进百企、和进千村、孝进万家活动,评选“文明和谐物业企业”10家、“文明家庭”106户。
举行了2020舜帝故里(诸城)大舜文化节诸城市“十大孝星”表彰晚会,对臧传荣、许传刚、陈芳等10位孝星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展示,并由近年来我市涌现出的潍坊市级以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山东好人为“十大孝星”颁奖。“德不孤,必有邻”。“十大孝星”以及众位模范、好人只是我市淳朴民风民德中的一抹亮色。
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志愿者挺身而出,深入防疫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险点排查,参加医疗救护、便民服务、心理援助、交通运输等志愿活动,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最美逆行者”。
在这些原动力的推动下,我市道德典型发生了“蒲公英效应”,各行各业“最美”人物频频涌现。截至目前,已评选“中国好人”3人、“山东好人”26人、“潍坊好人”129人、“诸城好人”730人,12人获评潍坊市级以上“道德模范”,11人获评潍坊市级以上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17人获评潍坊市级以上“最美”系列人物。
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探索政府引导、社团运作、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完善注册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信息管理、供需对接、绩效评估、褒奖激励、服务保障等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市95个省、市、县级文明单位全部建立志愿服务队,在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成立5支志愿服务队伍,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及节庆日开展邻里互助、扶贫助困、文明出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平安社区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城乡牵手·相约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实名注册志愿者15.25万人,志愿服务队988支,有服务时长的志愿者数量占注册志愿者总数的60.09%。据不完全统计,创城期间,有30余万人次参与志愿者活动,那一群群普通而又无法忘怀的背影,是创城书册不可或缺的一页,标志性的红马甲凝结着一个城市最温暖的记忆。
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在全市17处镇街园区的244个社区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办理程序,理顺红白理事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全市所有城乡社区都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大部分村庄的丧事由原来的3天缩减为现在的2天,费用控制在3000元以内,红白理事会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日渐明显。制定下发《关于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公墓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城乡公墓建设,规划市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260亩,农村公益性公墓63处,已开工建设25处、95亩。
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用文化活动丰富充实农村群众业余精神生活,引导群众自觉将注意力转移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内容创新融入诸城地方茂腔戏演出当中,通过“送戏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文明健康的价值理念,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尚。
精心部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科学规划布局,以市、镇街园区、社区三级为单元,梯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按照有场所、有计划、有队伍、有教材、有记录、有成效的“六有”标准,建成1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处镇街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4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市、镇街园区、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乡全覆盖,在全市构建起各级党委书记主责、宣传部门主抓、职能部门主动、志愿者主力、群众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实现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充分对接,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效性,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镇街、企业、村居一线开展调研,自下而上收集梳理群众需求,先后召开座谈会33次、进行个别访谈29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00余项,整理形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清单34项、镇街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清单102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清单470项,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271场次,服务群众18.3万余人。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眼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将情感培育与理性养成、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有机结合,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将青少年互动体验纳入“我们的节日”、主题团日、主题队日活动设计,利用学雷锋日、清明节、青年节、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网上祭英烈”“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每年选树100名诸城市“新时代好少年”,引导青少年学做榜样、争当榜样。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12355阳光行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及时掌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课外文化阵地为依托,结合各学校实际,利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器乐、球类、书画等8大类20余项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兴趣,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以校园周边环境为整治重点,坚持常态化执法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确保全市经营性网吧无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医疗服务市场、交通秩序、经营秩序良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文明创建是一个城市永恒的主题,人们对文明的追求永不停步。乘着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迎着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我们将再度启程,为推进“三区一城”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