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巩向红)今年以来,桃园区聚焦“三区”共建共享,开拓思路、创新举措,通过龙头带动、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渠道。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桃园区麻姑馆万亩果品示范基地进入田间管理农忙期,锄草机械在果园里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一棵棵苹果树在青山绿水间茁壮成长。园区采取“大园区小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入社区公司和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通过土地租赁、股份合作、入园经营、进园打工等方式,引导群众入园合作,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俺家3亩地都流转给园区了,一亩地一年600块钱。没事我就来打工,一天90块钱,一年下来3万多块,比种地强多了,日子是越来越宽裕了。”工人张茂叶笑着对记者说。
园区建成后,田间管理是关键,社区公司通过划分责任区、制定包靠责任人等方式,确保栽植苗木管护到位,邀请农业专家进园指导,开展果园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让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桃园区副主任曲厚波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抢抓市委市政府惠农政策机遇,规划建设了麻姑馆果品示范基地,项目规划占地一万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栽植维纳斯黄金和富士两个品种,目前已完成栽植3800亩。下步社区成立合作社,还将吸收农户入园经营,带动农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桃园区把特色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广泛调研,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采取示范带动等方式,让群众充分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干部引领创办园区,让广大群众跳出传统农业“包围圈”,自觉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桃园区已完成土地流转8800亩,新建千亩以上农业园区5个,完成梯改坡4000亩,配套园区道路12.3公里。年内争取新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6万亩,完善提升6处农旅融合、种养循环项目,新建5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5个新业态新模式示范点,构建“一廊、四区、十大基地”产业格局,擦亮“生态茶乡”“多彩桃源”“健康南山”三张名片,形成以茶果产业为龙头,农商文旅融合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