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沐浴在阳光里的雕塑

沐浴在阳光里的雕塑

2020-10-16 14:07:21 来源:诸城新闻网
张瘦石


  节令就像庄户人过日子,不知不觉,一天天从指尖上轻轻划过,等到四肢受凉麻木,才浑然觉醒,初秋早已过去,而眼前已步入深秋。就在这个季节,“潍水七友”沿弯弯曲曲的古河道,从王家巴山的山顶,从崔嵬的老胡同,从姑娘楼的窗口,从王家大院的云杉树下……一路逶迤,又一起走进陶钝文学馆,相聚在“德风小镇”。 
  得利斯集团门口对面,“映月湖”西岸,法桐街北端,一十字路口,立垦荒牛一尊。今天的话题,笔者就从这尊雕塑说起。 
  垦荒牛从底座到牛脊,高约六米,身长约四米,整座雕塑沐浴在阳光之下。同行的文友指着说,这是黄铜铸牛,也有人说是钢铸铁牛,还有人说是合金铸牛,其实在我眼里,铜牛也好,铁牛也罢,是啥材料铸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老觉得这牛通人性,有蛮力,很有灵性。 
  想想,在老家凉台平原上,每年到了春秋两季,总能看到南坡里的耕牛,低下头,俯下身,憋足劲,用尽力,从牛头到后腚的尾部,一块块立体的肌腱,耀眼隆起,而从鼻孔里呼出的热气,呈乳白状,一团又一团,急促且很有节奏,隔着十几步远,就能听到呼哧呼哧喘气声。犁耙和绳套打着结扣,长长地拴在牛的背后,伴随着汉子的吆喝声,那公牛雄腱突起,绷紧绳套,蛮劲带动后边的犁耙,牛劲十足,长长的犁沟和泥土翻起的浪花,把诗和美文一起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虽说这些年耕牛已被“铁牛”取代,但村里的人就是这个牛脾气,勤耕劳作,养牛持家,勤俭节约,历史虽已久远,可这种家风还在,这种精神还在。不信?你看,坝口子里、河滩上、苇子湾旁……三五成群,多的十几头,少的七八头,鞭子抽得啪啪作响,远远的,不知是人在河滩上遛牛,还是牛在滩涂上遛人……不需渲染,也不需甫子兄神笔勾勒,一幅朴素自然的乡村悠闲图,便呈于眼前。 
  雕塑,刻画的也是一头公牛,恰好也是壮年期,四足如柱,精力旺盛,前腿微弯曲,后腿用力直蹬,浑身肌腱结实有力,虽说没有犁耙绳套,但牛首低垂,微微向左摆动,紧盯“得利斯”大门,预示登门送金。头顶的两只锐角,呈弧形状,微弯朝上,又预示“得利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胯骨肌雄腱,脊背肌肉隆起,又叫人想起“但愿人长久,相伴得利斯”。此牛尾部微扬,四蹄先蹬,用尽全身气力,呼唤四方来财。垦荒动感看肌腱,力大无穷气冲天。一山三川聚富贵,一头撞开金钱源。也许,这就是得利斯人的用意吧? 
  据说,印度和尼泊尔人,视耕牛如神物,大街散养如入无人之境;西班牙斗牛,惊魂动魄,舞曲散尽,却余音绕梁,至今不绝于耳;非洲以牛为首,以牛为伴,以牛为荣,以牛为悦,听说连娶老婆也以牛代换。国内更多传奇传说:牛郎织女七月聚,两腮至今满泪流;火烧连营牛上阵,哞吼一声撞七军;牧童骑牛吹笛声,林间环绕绘风景;野童骑牛诵诗书,路遇知己不相识;牛角挂书勤自奋,村野孩童爱读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老子青牛过函关,田单火牛冲敌阵;西藏牦牛贡中原,大唐贞观牛冲天;木牛流马山间走,一部三国叙先贤…… 
  把牛比作人,古今有之,默默无闻,兢兢业业,革命的老黄牛;初生牛犊不怕虎,牛气声威;不达目的永无止境,俺就是这个牛脾气;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是对牛的赞美;实实在在,忠忠诚诚,又是牛高大上的品性。 
  时至今日,纵观天下,以耕牛开道,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以德育人,德才兼备,又是小镇育人的特色。天下美食,德国风味,又出自“德风小镇”。可见,“得利斯”人,造福一方,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奇迹。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知晓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