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热点专题 > 在诸城时期的臧克家

在诸城时期的臧克家

2020-10-15 09:45:17 来源:诸城新闻网

臧克家故居一角。    王玮摄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诸城,家中薄有资产,文化气息浓郁,祖父、父亲皆爱诗文。 
  臧克家8岁时,生母去世,父亲患有肺病,仅活了34岁。由于家庭的不幸,臧克家在入私塾之前有机会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对农民悲惨、辛酸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又因为家里文化氛围浓郁,他从小就对文艺感兴趣。后来,臧克家年老了还能清楚地记得他儿时听到的一些歌谣,如: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媳妇背到炕头上,出啦出啦吃面汤,吃完面汤想他娘,他娘变了个屎壳郎,碰了南墙碰北墙。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爱诗。祖父为人严肃沉默,平时令人不敢接近,但一高兴朗诵起诗来,声音里就饱含情感,进入诗的境界,仿佛变成另一个人。臧克家幼时承欢祖父膝下,祖父经常教他念古诗,在他心中埋下了诗书的种子。 
  大约八九岁时,臧克家上了私塾,12岁时上本村的初级小学校。在私塾读书的那几年,他已能背熟六十多篇古文。长点的像《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短些的像《陋室铭》《读孟尝君传》等。臧克家后来回忆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诸城的超然台是臧克家时常登临的地方。每临此境,臧克家北瞰潍水,南瞻“马耳”,东望庐山,西眺穆陵,口吟“大江东去”,时觉豪气满胸。他常默想:做一个诗人多好啊。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被东去的流水淘尽,而诗人的诗句,却永世长存,打动人心。 
  臧克家的外孙女罗文雯在《学知不足文如其人—————我眼中的外公臧克家》中写道:幼时的外公颇受古典文学熏陶,后来即使在创作描摹现实生活的新诗时,也总带有水墨的意境,抒情的手法也带有古诗的韵味。比如“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比如“静波上把冷梦泊下”。而外公晚年时创作的旧体诗,像“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更是深得古典文学的精髓。幼年时期的经历,为臧克家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基调,也让我们可以从臧克家的系列诗作中,探寻诸城农村当时的风貌。(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知晓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