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安全引导和安全教育。”傅素芬说,因为孩子们对于安全保障,还没有全面判断的能力和耐心。
比如去爬山,他们知道宝石山是一座海拔不高的山脉,上、下山也都有很多条有台阶的路。看着也跟走楼梯没啥大区别,不大的孩子就能征服这座山。
可孩子或许不知道山上有好几处深水潭,或者夏天很凉快的山洞,周围没有特别的防护,平常在周边转转没事,但遇到雨天或者黑夜,这些地方都是很不安全的。
同样,孩子们也可能不会预估到,如果一群男孩子要去树林里探小路,或者学山上经常出现的职业攀岩者“飞檐走壁”,对于控制能力和肌肉能力并没有发展成熟的他们来说,风险极高。
“小学高段、以及初中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生理成熟的同时,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尽快挣脱家长的管束,希望能独立安排时间、处理问题。”
傅素芬建议家长对小学高段、初中段的孩子,可以部分放权。“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有独立自主的决定权。比如,选择和哪些小伙伴,到哪里去玩。”
但是当孩子把玩的计划告诉你的时候,大人需要去引导他们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带好哪些必备物品。
家长请一定在这个时候“啰哩吧嗦”一点:请不要嫌烦,也不要怕烦孩子,你要问一问玩心十足的孩子:“你和谁一道玩呀?什么时候到哪里玩呢?”
当孩子把这些基本信息告诉爸爸妈妈的时候,你就有了一个基本判断,这个时候你的脑子就要像一个大数据库一样好使——因为小朋友等不及你用做论文的速度,研究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种周全的考虑,你要判断出这个计划可不可行,可行的话,搭档、行程、必备物品、时间安排……还有哪些疏漏要补充。
孩子脑袋里“安全弦绷得有多紧”,跟家长有多重视引导,并且花多少精力跟他们做相关的各种互动有关。
傅素芬表示,这一点和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有关系,像美国波士顿地区,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举行社区家长互助小组活动,在这些小组活动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都有可能出现,他们把书上的教育理论,立体化地和新手爸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帮父母们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