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前,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专家称,甲状腺被誉为“身体的发动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并影响着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是一种不易被识别,但危害性极强的慢性病。目前,我国甲亢的患病率为1.3%,甲减的患病率是6.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其中,有10%左右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即甲状腺癌。因此,应该重视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治疗。
【典型病例】一个月前,45岁的杜女士在感冒后,出现发热、颈部疼痛,严重时连耳根、下巴、牙齿、前胸和肩部等都感到隐隐疼痛。杜女士先后去多家医院就诊,医生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各类药物都试过,抗生素也用了一段时间,效果依然不好。
随后,杜女士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部就诊,邵挥戈主任为杜女士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她颈部疼痛具有游走性,甲状腺轻度肿大,且有明显压痛,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经过深入检查,杜女士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摄碘率显著低于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最终确诊为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经过几天的药物治疗,杜女士的各种不适症状消失,发热消退,颈部也不痛了。
【专家点评】邵挥戈表示,最近内分泌科连续接诊了数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表现为颈部、耳后疼痛,伴发热。邵挥戈提醒市民,如果长时间“感冒”不愈,同时有发热、咽部异物感、颈部疼痛或甲状腺出现包块,一定要到内分泌科就诊筛查,排除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病可能。
如果被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也不要过于焦虑。总的来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并不十分困难,经过治疗后,常能完全恢复而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主要是比较容易漏诊。
甲状腺疾病复发“原药方”变“催命符”
【典型病例】今年48岁的肖大姐,14年前因“心悸、多汗”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后做了手术,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最近半年,肖大姐再发心悸、多汗,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甲亢复发”。 自认为是“老病号”的肖大姐,按照以前的老药方开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半个月前,肖大姐受凉后突然出现发热、畏寒,并心悸、消瘦明显,急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邵挥戈主任发现肖大姐白细胞值下降严重,立刻对其进行紧急治疗。
【专家点评】原来,医生给肖大姐开的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亢的同时,存在着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下降的可能。后来甲亢复发,疾病的情况发展已经不同,肖大姐没有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才出现粒细胞缺乏,暴发感染、诱发甲亢危象。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肖大姐的白细胞终于升上来了。
对于甲亢的治疗,邵挥戈根据肖大姐的病情,选择抗甲状腺药物以外的另一种方法,碘131治疗,应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使疾病得到根治。
甲状腺疾病久不治成“定时炸弹”
【典型病例】家住湘阴的老李,身体一向健壮。今年50岁的他仍在下地干活。可近来他时常感到疲乏、困倦、怕冷,凡事喜欢扛一扛就过去的老李,这次也没当回事。
直到上星期,家人发现他已经两天没起床了,人也昏昏沉沉地叫不醒,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黏液性水肿昏迷”。当时,老李因为呼吸过缓导致严重缺氧、呼吸衰竭,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氧合情况。目前,已转至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
【专家点评】齐铁莉介绍,甲减一般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很多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不容易被发现。
生活中,甲减的表现症状一般为:皮肤水肿、体重无故增加、睡觉时心率减慢明显等。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筛查1次是否患有甲减,特别是孕龄期女性,如果筛查证实患有甲减,应采取科学、积极治疗的办法,使甲状腺功能达标后再孕育下一代。
相关链接
甲状腺疾病饮食禁忌
一、关于甲亢
1.慎用含碘过高食物。甲亢并非全因缺碘而致,使用碘治疗,应遵照医生指导准确使用碘的剂量。否则饮食中大量摄碘,如海带、海藻、昆布等,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与分析,会干扰临床治疗。
2.甲亢患者多属阴虚阳亢类型,应禁忌以下食物,忌辛辣食物,如辣椒、刺激性的饮料、酒、韭菜、生葱、生姜、生蒜等,以及热性和有壮阳升火作用之食物,如:桂皮、生姜、羊肉、狗肉、鹿肉、麻雀、海虾、海马、海参等。避免煎、炸、烧、烤食物,以免助热升阳,化燥耗阴。忌过食油腻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化热。
3.禁烟戒酒。烟酒均为辛燥火烈之物,久之伤阴、化燥、生热。往往使病情加重,干扰治疗。
二、关于甲减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辨证阳虚为主要原因,阳虚则生内寒。因而饮食应以温阳补虚食品为主,禁忌过食生冷,如冰激凌、冰棒、冰水、冰镇食品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合并血清胆固醇升高,应适当调控脂类物质的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