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现在,我国部分地区的用水活动中,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与做法,这些习俗和做法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水的自觉爱护和节约。
用水习俗———山西“四社五村”举《水册》
地处晋南地区的“四社五村”共有15个山村,是一个严重缺水的村社组织。为了方便管理,共同用水,《水册》成为用水村庄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虽然其诞生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是作为水权凭证,它记录了村民与干旱斗争的智慧,长久地维系了村庄的存续。
风水观念———安徽徽州“四水归堂”集水一方
江南水乡的住宅往住是临水而建,除了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的实际用途外,更包含了“水生财气”的风水观念。
安徽徽州一带的民居,尤其讲究“四水归堂”。意思是让四面屋坡上的水都流入中间的厅堂(天井),下有水道流入田中;或在天井中放置水缸,收集雨水用于洗涤、浇灌或消防。“四水归堂”含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心理,实际达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传统节日———新疆维吾尔族的“清泉节”
在新疆伊吾县下马崖乡,每年6月9日被定为“清泉节”。这一天,人们相约清理泉眼、疏通渠道,更推出“节水爱水,利国富民”等主题活动。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泉节”,是全国唯一的乡级以水资源保护利用为关注重点的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于2007年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泉节”又将文化旅游、“双拥”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融为一体。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