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台边,风箱侧,灶王爷在烟熏火燎中,盯着每家每户春夏秋冬时的一日三餐,尝着忙闲欢笑里的柴米油盐,品着阴晴圆缺中的肥瘦滋味。
●老舍先生曾这样描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作为春节的前奏曲,大家在小年这一天就热盼着春节的到来。
民谚曰:“二十三,灶君老爷要上天。”在小年这天,最忙活的应该是灶王爷。因为他要在春运的人流中,忙着上天述职去。
灶神,又叫灶君、灶王爷,相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视察善恶的小神,从年初到年底,始终守在各家各户,监视这一家人的一言一行。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家人的善恶。玉帝也是根据灶王的密报,把这一家在新一年中应得到的吉凶福祸交给灶王带回。因为灶神天天和人们生活在一起,所以人们觉得和自己较为接近,于是就把他从神降到了君,甚至干脆称灶王爷。
锅台边,风箱侧,灶王爷在烟熏火燎中,盯着每家每户春夏秋冬时的一日三餐,尝着忙闲欢笑里的柴米油盐,品着阴晴圆缺中的肥瘦滋味。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年节时,连灶神都不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隐约成为血脉相通的家人。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人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在齐鲁大地上,祀灶一般在晚上进行。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有的地区在祭祀前,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爷”洗洗脸,修修面。一进腊月,灶神画像便在集市上开卖,所用的品色为大红大绿、大黄大紫,浓墨重彩,满满当当的画面,给人一种人丁兴旺、幸福美满的感觉。
祭祀时,在灶前摆上米饭、水饺、糖瓜、果品、年糕和一碗面汤,有的还要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所用的食品各有寓意,吃了糖瓜,见了玉皇大帝嘴甜甜的,使其光拣好听的说。年(与“黏”谐音)糕则是为了那些把嘴给黏住,灶王爷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吃了酒糟的灶王,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也就没有了说坏话的机会了。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画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在路上喂马。
山东各地过小年时,都有清扫卫生的习俗。胶东、鲁北等地区,从二十三日以后,三五天内,选一晴天全家动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彻底清扫一遍,锅碗瓢盆也要擦拭干净。
有意思的是,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在不同地区,小年具体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在鲁南地区,也有“官祀三、民祀四”的说法。
各地过了小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除夕,安排得满满当当。山东民间有忙年歌谣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鱼鸡;二十八;蒸饽饽;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老舍先生曾这样描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宁静冬夜里的鞭炮,混着甜甜的糖块儿,记忆里的声觉和味道总能在某个时刻让人鼻子一酸——年要来了,团圆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