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信息数据化。为全部社区服刑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并依托山东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实现与各司法所的网络互通,随时与各司法所互传社区矫正对象数据信息。2015年以来,在局社区矫正中心建立电子档案3200余份,大量节省查阅纸质档案的时间,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效率。
矫正监管实效化。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严管、普管、宽管等级别进行分类,并将全部人员电子档案纳入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同时在局社区矫正中心和13处司法所配备了认证比对终端,集中采集身份证、人脸、指纹信息,用于社区服刑人员报到信息采集以及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签到,实现报到、请销假、手机定位、集中教育等信息数据化、一体化管理。
远程监管可视化。通过政务外网,打通局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与各司法所的监控摄像头,实现局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与各司法所的实时音视频双向互动、多点在线、多屏幕集中显示,真正做到远程指挥、远程监督、远程巡察全在线。
教育学习便捷化。大力开展“互联网+”,提升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效率。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时,均关注诸城市司法局“法治诸城”微信公众号,回复所在镇街即可获取当地司法所位置及电话,同时该公众号每天定时发布法律法规、以案释法、社区矫正信息等内容,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通过该公众号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社会保障、警示案例等教育内容,同时在司法所成立学习强国学习小组,要求社区服刑人员注册学习强国并每天学习,学习成绩计入每月学习时长,成绩不达标的,适当延长教育学习时间。
定位监管精准化。通过手机定位、腕带定位相结合,在原有手机定位的基础上对严管人员、重点人员、受过警告处分人员进行电子腕带定位,同时统筹使用“天网工程”治安防控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数据交互,实现远程监管、远程点验,随时抽查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动态,将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监控定位、腕带定位相结合,形成人像时空档案,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的全过程、全时段、全区域监控,推动基层监管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矫正执法移动化。为各司法所配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微型摄像机、执法记录仪等移动执法设备,一方面可以在突击检查中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现场监管,在调查评估中可以现场办公;另一方面,对于身体患有严重疾病行动不便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入户办理入矫手续,近年来已为6名身体有严重疾病无法报到的社区矫正对象办理了上门报到。另外,各司法所均建立社区矫正微信群,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入群,通过群内发送共享位置报告当前位置的方式,提升在矫人员监管效率。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