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儿童吃快餐的比例和频率显著升高,有调查显示,2008年每月吃1次以上的儿童比例为65%,2015年每周吃5次以上快餐的儿童比例为10.9%。此外,2008年城市儿童含糖饮料日均饮用量为715毫升。专家提醒,儿童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目前饮料市场一半以上的饮料为含糖饮料,研究表明,儿童经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发生风险。
专家建议,如有条件,家长尽量自己在家给孩子做少油少盐少糖的食物;如果非要吃快餐,餐后要多补菜、多运动。而家庭一直是儿童最常消费饮料的场所,因此控制儿童饮料消费,家长应起决定性作用。儿童应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以饮料代替水。选择饮料时要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饮料,喝完饮料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
近年来,中国儿童吃快餐的比例和频率显著升高,有调查显示,2008年每月吃1次以上的儿童比例为65%,2015年每周吃5次以上快餐的儿童比例为10.9%。此外,2008年城市儿童含糖饮料日均饮用量为715毫升。这些数据都是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课题组公布的一项为时近20年的课题研究成果。该课题组于1998年、2008年和2015年分别开展了3次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内容涵盖了营养知识和态度、食物喜好、早餐行为、快餐行为、饮料行为、食物摄入频次及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等,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和策略。
我国儿童吃快餐频率越来越高,“三高”快餐是肥胖重要诱因
该课题组公布的3次饮食行为调查分别显示:1998年有16.8%的儿童从未吃快餐,每个月吃1次以上的儿童比例仅15.9%;2008年每个月吃1次以上的儿童比例为65%;每个月吃6次及以上的儿童比例为7.9%;2015年每周吃5次以上快餐的儿童比例为10.9%,儿童吃快餐的比例和频率显著升高。
专家指出,儿童长期吃快餐的危害不可低估。西式快餐主要由肉类、煎炸食品和含糖饮料组成,能量较高,但维生素、膳食纤维少。相对西式快餐,中式快餐虽然在食物搭配上较为合理,但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盐也多于家庭制作食物。儿童长期食用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是诱发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家建议,吃快餐后要多补菜、多运动。如有条件,家长尽量自己在家给孩子做少油少盐少糖的食物;如果不能避免吃快餐,也要尽量选择含蔬菜、水果相对比较丰富的食品,少吃煎炸食品和含糖饮料。如果某一餐吃了比较多的高能量食品,如油炸食品,其他餐次应该适当减少主食和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适当增加身体活动量。
儿童喝饮料行为主要发生在家中,常喝含糖饮料危害健康
3次儿童饮食行为调查还分别显示,1998年城市儿童含糖饮料日均饮用量为329毫升,2008年上升到715毫升,与2008年相比2015年消费饮料比例稍有下降。
1998年儿童最常消费的5种饮料是碳酸饮料、牛奶、果汁、酸奶和豆奶;2008年为牛奶及奶制品、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乳饮料;2015年为牛奶及奶制品、果蔬汁、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令人欣喜的是,儿童消费碳酸饮料的比例在显著下降。
调查发现,家庭一直是儿童最常消费饮料的场所,因此控制儿童饮料消费,家长应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饮料市场一半以上的饮料为含糖饮料。专家指出,含糖饮料是指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单糖或双糖、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经常喝含糖饮料危害儿童健康。
研究表明,儿童经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发生风险。因此,应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以饮料代替水。
专家建议,如果喝饮料,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不买“三无”产品。另外,选择饮料时要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饮料,并且督促孩子喝完饮料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
另外,可以通过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来消耗喝含糖饮料所摄入的较高能量,避免多余能量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蓄积。比如,一听含糖饮料(330毫升)所含的能量大约是150千卡,一个50千克体重的儿童,需要跑步约30分钟才能消耗掉这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