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给孩子家的温暖
2016年的一个周末,赵绪俊回城给母亲买药,本来要在城里住下,可是天气预报周一大雾,为了不耽误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他和妻子决定晚上提前回校。晚上9点从城里往学校赶的他们,等车行驶到马耳山大道时,遇到了能见度不足一米的大雾,夫妻俩只好把头伸出车窗外,硬着头皮在艰险的山路上“爬行”,平日1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走了近3个小时,期间险象环生。5年来,像这种雾路、雨路、雪路,他们走了很多次,没有一次耽误学生的晨诵,没有一次缺席国旗下的讲话。
每天清晨,他提前起床,走遍学校每个角落;学生上学、放学时间,他会在校门口迎送学生;大雨天,赵绪俊必定巡查每一间教室,查看学生接送情况,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会与其他班主任一起把他们一一送回家;他一直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经常家访,给他们送去书包、图书以及现金等。赵绪俊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做孩子们生活上的知情人、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保护人。
放飞梦想,山里娃登上大舞台
到马耳山艾东小学后,依托艾东公益组织,赵绪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2018年12月,学校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新年晚会演出,他带领孩子们演唱英文合唱曲《Youraisemeup》,展现了山里娃独特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2017年4月,合唱团应邀赴北京参加“2017艺术北京”全球艺术博览会;2017年8月,应邀走进青岛大剧院参加演出;2018年9月,录制的改编版《蜗牛》,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微信公众号转发。5年来,他立足山区和学校实际,开发了泥塑、壁画、树叶画、电子琴、戏曲、合唱、粮食创意画等精品课程。其中,《粮食创意画》课程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2017年3月,学校美术小组的学生应邀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看我72变”,并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组织成立创新教育课题组,扎实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在他带领下,“相约星期四”艺体活动课程、创意实践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等相继研发;语文学科“121”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3+1”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英语学科七步教学法等相继确立。
润物无声,着眼孩子美好未来
艾东小学有一块块以班级为单位的“实验田”,里面种植着应时的蔬菜、瓜果及苗木等作物,这是赵绪俊利用课余、周末时间和老师们一起为学生开辟的。学生们在这里自主种植、管理,亲身劳动、观察、探究,在“实验田”里体验收获的喜悦,也体验劳作的艰辛。赵绪俊还研发了《绿色种植》校本课程,在学生实践基地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和自动灌溉设备,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对此,《大众日报》以《10余部摄影头录制植物生长过程》为题进行了报道。
为解决山区孩子不够自信的问题,他研发了“1+4”自信饱满生长教育体系,确立了“让山区的孩子自信饱满生长”的奋斗目标,从塑精神、强内心、重实践、强体魄、提质量等方面全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全面发展。他研发的课程体系和特色创新课程先后获得诸城市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诸城市创新课程第一名、潍坊市创新教育成果二等奖。2018年11月,潍坊市首届创新教育成果推介会在马耳山艾东小学举行,全面展示了艾东小学的创新教育成果。
经营好生命中的每个十分之一
——记全国优秀教师王树国
心中有学生:严师高徒,师德引领幸福人生
牢记初心,砥砺前行。从教25年来,王树国始终以一位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他为核心的“党员名师工作室”在学校的队伍建设中起到了堡垒、桥梁和先锋模范作用。
王树国任班主任近20年,长期兼任教研组长和级部管理工作。他治学严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他治班有方,以工作“严、细、实”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实施“严师高徒战略”“有言在先、严而有格、严中有爱、严之有理、严中有导”,善于对学生进行不间断教育。25年来,他不仅培养了近百名北大、清华等名校大学生,更在促进学生的父子和谐交流、母女重归于好以及“浪子回头化为金”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广泛赞誉。
肩头有责任:领军教研,先进经验示范带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5年来,王树国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带领学科组一班人,积极创新落实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细节,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益。课堂上,他实施问题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称号。
王树国多次举行省、市级公开课、观摩课。2004年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06年,在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三年级实验教师省级全员培训中,受聘担任授课教师;2012年,在山东省“1751”工程第二片区高中学段会议上,举行了“幸福人生教育”公开课。他还多次应邀在潍坊、菏泽等市级高考备考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多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
笔下有乾坤:潜心课题,著书立说传道授业
责任在肩,步步留痕。王树国还致力于科研探索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他开设的《幸福人生教育》校本课程,注重引导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3年,他主持的课题“高中学生幸福观引领与幸福感提升的研究”列为山东省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4年已成功结项。他参与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于2018年3月通过专家鉴定成功结题;他主持的课题“普通高中教学中低效无效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荣获潍坊市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市成功推介。
王树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心得几十篇。论文《例说图示构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其中总结的“高中历史图示教学法”在全市得以推广。他还结合班主任育人第一线的实践,积极探索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论文《班主任工作职责浅论》发表于《德育报》。
胸中有大义:一生事业,用心经营每个1/10
用心勤苦是新诗。一支粉笔,书写了二十五个春秋;三尺讲台,挥洒了对教育的满腔热情。面对刚入校的每一届学生,王树国都会说:“一生从教30年,而三年磨一剑,总共也就是教十届学生。你们在座的就是我生命中的十分之一,我会用心和你们一起成长。”二十五年风雨兼程,夙兴夜寐,“用心经营生命中的每个十分之一”已根植于王树国老师和每一届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十五年坚守 成就教育人生
——记全国优秀教师吕术英
心系乡村,潜心教学,做课堂教学的创新者
1984年,吕术英走上了教师岗位。为了能让家乡的孩子不用跑几公里路上小学,她放弃了留在镇中心小学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团结村,担任村小学的一名复式班教师,承担小学两个年级的所有教学工作。她起早贪黑,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结合复式教学实际情况,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改革复式班课堂教学。她本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原则优化课堂,运用“哑语”“符号”等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合理安排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己预习、复习的时间,实现了复式课堂的“动”“静”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吕老师复式教学成绩突出,潍坊市复式教学研究会、潍坊市教学经验交流会多次邀请她作重点发言,向同行们介绍教学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诸城市复式教学能手评选标准》的制订;她撰写的复式教学论文《精心设计自动作业》获潍坊市优秀论文奖;《遵循原则,优化复式班课堂教学》《以静代动,提高复式班课堂教学效果》两篇论文获“诸城市优秀论文”一等奖;《抓住特点,优化复式班课堂教学》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三等奖。
1994年,吕老师所在的小学被合并,她开始教授两个班级的数学课。针对乡村数学基础薄弱的现状,她努力探索数学教学新路子,发明了一套“数学归类教学法”,把一些数学概念编成顺口溜,然后带领孩子们学习,寓教于乐。吕老师把这一教学方法写成了《巧用顺口溜,轻松教数学》教学方法案例,获诸城市金点子案例一等奖,并在全镇推广,提高了全镇的教学质量。
无怨无悔,不负学生,做师德师风的践行者
吕术英曾经任教的团结小学,学校设施不完善,所有的体力活都要她自己来干,吕老师受免疫系统疾病困扰多年,身体状况不好,但她一直坚持带病上课,从未耽误过一堂课。团结村是个移民村,农忙时,大多数村民要带着孩子回老家种地,一住就是十多天,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做通丈夫的思想工作,远赴凉台村,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征得家长们同意后,她把孩子们领回自己家,吃住在一起,当起了老师与父母的双重角色。当时,吕老师的孩子还不满周岁,她既要照顾自己的小孩,又要给七八个孩子做饭、辅导作业,让她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更加难以承受。有一天深夜,住在吕老师家的一个学生突然上吐下泻,她赶紧敲开邻居家的门,让邻居帮忙把这位学生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吕老师忙着挂号、拿药,跑前跑后,医生误以为吕老师就是学生的妈妈。最后,医生确诊学生患的是急性肠胃炎,经治疗后已无大碍,吕老师才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早上,吕老师又托邻居帮忙照顾生病的学生,自己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去上课。即使再忙再累,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
精益求精,忘我工作,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
2017年,吕老师评上了高级职称,不但没有减少工作量,还主动承担起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她所辅导的焦爱萍、陈晓丽两位青年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入职不久便担起班主任的重担;她所辅导的邱法香、朱焕新两位老师荣获“潍坊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