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诸 城 茂 腔

诸 城 茂 腔

2016-10-21 09:57:48 来源:诸城新闻网

——魅力四射的乡土艺术 (连载)
马新义

 

源流——茂腔的形成与发展


  山东的地方戏曲艺术非常发达,境内流行的剧种多达三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弦索系统:包括柳子戏、罗子戏(大笛子)等;二是梆子系统:如山东梆子、平调,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枣梆等;三是肘鼓子系统;四是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起来的剧种:如吕剧、两夹弦、坠子;五是由外省传入山东的剧种,如京剧、评剧、乱弹等。
  肘鼓子也称“周姑子”,是从民间流行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肘鼓戏是分布在临沂、苏北一带的民间说唱形式,这种肘鼓戏产生的年代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盛行的时间约在距今一百五十年前后,后来由临沂、日照流传到诸城、高密、胶县一带发展成为茂腔。流传到即墨、平度一带形成柳腔;流传到淄博、惠民一带发展为五音戏、灯腔。
  早期的肘鼓戏叫“本肘鼓”,即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以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也称“老拐调”“噢嗬罕”“拉魂腔”。当时的伴奏很简单,据诸城老艺人张立祥(1880年生)介绍:他从十九岁开始学戏,当时流行的就是“本肘鼓”,只用一面鼓,一个梆子,一面手锣伴奏,没有丝竹乐器,连大锣和钹都不常用。本肘鼓的内容多是演唱男女爱情、历史故事、民俗风情,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其曲调的特征是旋律简单,节奏平稳,唱词多为七字句式,演唱时观众就地一围,没有特殊要求,老百姓叫“踩撲土”,是一种低层的民间演唱形式。
  茂腔的形成与一位还俗的尼姑有关:大约在一百多年前,在江苏北部一带,有一位年轻尼姑,这位尼姑自幼家贫如洗,传说她的祖父辈就唱拉魂腔,她自己也喜欢唱,这位尼姑跟随着她的父母从苏北流落到临沂沿街卖唱,风里来,雨里去,靠卖艺乞讨为生。
  后来,这位尼姑还了俗,在日照的一个叫老牛窝的村子里嫁给了一个姓丁的民间唱肘鼓子戏的艺人,初时人们根据她丈夫的姓叫她姓丁的尼姑,那时,女孩子从小就得裹脚,可丁氏尼姑像满州人一样不裹脚,所以,后来人们又叫她“老满州”。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老满州生儿育女,一个个长大成人。1895年,老满州一家人(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来到诸城安家落户。
  老满州七个子女,除小女早亡外,其余的六个都跟她学戏唱戏,长子丁大,工大生兼花脸;次子丁仁奎,主弦;三子丁三孝,司鼓兼演生行;长女留妹,擅演小生,艺名大相公;次女(成妹)丁宝红,即二嫚儿,主演;三女阳三戏路甚宽,扮演生旦均甚出色。有“三嫚儿不出台,不顶一台戏”之说。她们家的戏班被老百姓称为丁家戏班,虽然是一家人,但老满州的唱法与她丈夫唱的本肘鼓有所不同,当时她唱的肘鼓调叫“拉魂腔”,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女声唱腔下句的尾音上翻八度,被群众称为“打冒”。经过改进,丁家戏班吸取两家的长处,汇成为一种新唱法,改名为冒肘鼓,这种改变的时间大约在1896年-1906年之间。
  二嫚儿丁宝红相貌出众,嗓音优美,在她母亲的严格培养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她唱功好,再加上表演出色,很快就名噪诸城周边五、六个县,在诸城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二嫚儿的唱值千金,一两银子买一分”。
  二嫚儿唱戏出了名,嫁给了诸城北王家大庄的王玉林,凭戏联姻,以戏结缘。
  当时诸城也早就有本肘鼓的戏班,这个王玉林也是个唱肘鼓戏的名角,他家全家都是唱本肘鼓戏的,王玉林还擅长司鼓,也兼演小生。二嫚嫁到王家后加入了王家戏班,随全家唱戏,两口子是同行,便于互相切磋。这种结合也有利于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对肘鼓戏的发展起了大作用。二嫚儿继承了母亲老满州在旦角的唱腔中,下句尾音向上翻八度的唱法,又在演唱中不断改进,吸取了梆子等唱腔和民歌小调的长处,移花接木,取长补短,给观众以新颖的感觉。这时从江苏的赣榆县及临沂一带又传来了用柳琴伴奏的方法,不久后又改用胡琴伴奏为主,增加了月琴、三弦和打击乐,使原来的肘鼓戏的表现力有了很大提高。当时还常与河北梆子、京剧戏班搭伙演出,在唱腔方面也采取别的剧种所长,逐步淘汰了翻八度的打冒唱法,曲调更好听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男女唱腔更加丰富多彩,老满州与女儿大嫚、二嫚(1882年生)、三嫚、及二嫚的丈夫王玉林、儿子王福举、长女彩云、次女彩虹、三女彩凤,孙女王仙梅,连续四代都是以演唱肘鼓戏为业,本肘鼓也就是在老满州与二嫚儿这两代人的努力中发展为冒肘鼓。
  后来演出的剧目也在不断增加,如被称为“南岔子戏”的《五女会》《铁牌关》等也移植过来,这种日臻完善的剧在用文字记载时谐其原音最后才定名为茂腔。老满州一家几代人是茂腔这一艺术瑰宝的主要创始家族,也是一个给世界留下了宝贵文化遗产的艺术世家。
  老满州和她的子女们在诸城、高密、胶县、五莲颇负盛名,当时,提起丁氏戏班姑娘们的戏,这些地方妇孺皆知。丁氏艺人死后,老满州又嫁给了胶南一带一个名叫傅雪的茂腔艺人。
  在诸城桃林镇的小亮马村,我们找到了二嫚的外甥女辛太美,年过六旬的她至今还经常搭班唱戏。她说:“我的老姥娘就是老满州,我的姥娘是二嫚儿,我大姨是彩云,我母亲是彩虹,王仙梅是我的舅家表姐……从我老姥娘的爷爷算起,到我这一辈,唱茂腔已经是第六代了。”
  到上个世纪初,生于1882年的二嫚儿正当青春年华,1914年,老满州去世,1917年,二嫚与丈夫王玉林进入青岛演出,代表剧目有《东京》《西京》《金簪记》等。后二嫚夫妇又和张凤宝(旦)李元林(生)李凤山(曾金凤之父)等组成了“共和班”。这时戏班的阵营较强,行当齐全,经常在诸城、高密、安丘、胶县一带演出,还曾经去过烟台、大连等地,把家乡的艺术传播到遍布山东老乡的关东黑土地。
  后来又出现了诸城的“春和班”,主要演员有二嫚的女儿王彩云、李树声、赵桂林、于福盛、范宝恒等,从丁家戏班到后来的“春和班”,演出主要是农村,在枳沟、郝戈庄、相州、昌城、吕标的大集,白龙山的药材交流会、山会等地一边演出,一边带徒弟,传播技艺。由于群众喜欢,学戏的人也多,很多村子成立了小戏班,在这些演出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是在汉王山的演出。
  汉王山位于舜王街道的老梧村东一里远,是东汉刘秀驻兵的遗址,一条名为“飞得河”的小河蜿蜒绕山半周,是一座秀丽的小山,这里有千年古寺,寺中有古塔,(1967年,被相州民工头李得方煽动民工先炸毁相州的两座牌坊,七月初十又炸毁了汉王山的宝塔),寺旁还有一座古城堡。这里每年都要有几次山会,会首都是由相州、解留、城阳等乡的联庄会共同选出的,大型的山会要扎相对的两座戏台,一座演戏,一座供奉玉皇大帝叫神棚,每天演戏前演员要奏着乐到神棚前拜祭,叫“进表”,然后才可以演戏。演戏的戏台长宽都是26米,台顶最多时挂五道檐,就是那种飞檐斗栱,每道檐下都有彩绘镶板,这种工艺都是由昌城乡辛庄子村的专业扎彩匠来搭建,要求很高,周边百姓至今还流传有“要好看,挂大檐”的俗语。除此之外,还要在场子周边扎看台,光看台就要扎一百多座,现在村中的老人都还记忆犹新。这种看台类似小型的阁楼包厢,前面有布帘,供有身份的老爷、太太、小姐们看戏。戏演得好时,台下有身份的老爷、太太派人到台上送赏钱,这时主持人要宣布:“某某太太加官,大洋多少……”普通观众在场内,男女也各在一边,很有秩序。为了维持秩序,还要准备一堆腊杆子,组织人员“押戏”,防止坏人捣乱。有时演戏连演两三个月,这种山会吸引了胶东各县、含烟台、福山一带的客商,不仅是宗教活动,也成为诸城北乡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文化交流中心,各类戏剧及马戏杂技团体争相来此演出,有时有梆子、柳琴、涝子、京剧团来演出,但主要还是以本地的肘鼓戏为主,丁家班的老满州、二嫚儿及她的下一代彩云、彩虹、彩凤都曾是这里的常客,高密、胶县的名角也来同台演出。
  汉王山旁老梧村当时有客店,常有客商住宿,也有赌钱的人聚赌,即使不搞山会的时候,也要唱堂会,有时相州的财主也请去唱堂会。汉王山是诸城北乡影响最大的文化活动中心,相对于流浪式的演出,汉王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演出地和传承地,戏班的吃住都在老梧村。至今,村中的老人连戏班演员们的乳名都还记得。在这里,二嫚儿一边唱戏一边教徒弟,因此传播面非常广,也成为肘鼓戏的重要传承基地。
  汉王山下的老梧村跟二嫚学戏的有孙维焕、孙维山、马万福、赵福田,还有掘村的王福昌,相州的郑桂林,大由、后塔桥的周世禄,胡兰村的石宽等,后来他们都在本村带起了戏班。王福昌后来曾跟二嫚等人一起在青岛演出,后来与二嫚夫妇、高戈庄的琴师宋松斋等人参加了金光剧团,曾演过《狮子楼》中的潘金莲,也是名角,一时一票难求。孙维焕外号叫“大口旦”,主要演旦角。孙维山外号叫“半拉子”,可能是因为各样都学,会掌鼓板,也能演戏,但各样都不精,所以才有此外号。马万福,学演旦角,演过《三劝》中的田瑞花和《丝兰记》中的候美英等,曾随戏班的人一起到哈尔滨一带演出几年不回乡,后来被父亲追回。
  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一年,因到安丘去搬戏班,用了九辆二把手大车子,用九匹统一红色的骡子拉车,其排场之盛引起土匪的注意。唱戏期间,土匪占了山寺,相州、解留等多个联庄会组织围攻,匪徒以围墙作依托顽抗,并放火烧毁寺中的关爷殿,一时间硝烟弥漫,枪声四起,攻山人员身披多床棉被,泼上水攻山,有的用草苫子卷成大捆,泼上水往前滚作为盾牌,人藏在后头抗敌。最终,联庄会死亡一人,匪徒除一人逃走外,21名被全歼,匪徒们的头被割下吊在相州的牌坊上示众几天后,又送到县衙请赏。此后,汉王山再也没演过这种大规模的戏,但小的规模还是常有,中共山东省创始人之一的王翔千是相州人,相州离汉王山十里路,抗战时期,在济南搞革命活动的王翔千为躲避敌人的追捕回到家乡时,也曾多次组织相州王氏私立学校的师生们到汉王山山会上演出《抗战五更》等自己编写的小戏和节目。作家王统照也曾组织诗友来山上观景写诗(存世的有长诗《游汉王山怀古》)。
  汉王山的戏剧活动对茂腔戏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解放后老梧村戏班还能演近五十出戏,在周围乡里传为美谈,几十年间,在诸城很多村庄都纷纷成立戏班,春节、麦收后都要演几天,茂腔得到了广泛普及。
  像一脉清泉,汇聚于民间,润泽于大地,流入人民的心田,诸城茂腔在发展中给几代乡亲父老带来的艺术享受、精神的陶冶、影响是巨大的。
  (未完待续。下一主题:明星与戏剧特色)

王仙梅等人合影(左起:王仙梅、乔俊鲁、牛进、刘衍奎 摄于1960年)

汉王山宝塔复原照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