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 | 山东好品牌的链上突围—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 > 奋进吧山东 > 闪电评论 | 山东好品牌的链上突围

闪电评论 | 山东好品牌的链上突围

2025-09-30 16:24:03 来源:

潍柴发动机用产业“智慧大脑”打造产品“最强心脏”;亚历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成熟的组件库和开源生态让机器人“长”出国产“神经系统”;即发集团凭借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的突破,改写纺织产业的未来……从“制造大省”到“智造强省”,一个个鲜活样本展现出山东以产业链为笔,在数字经济的蓝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2024年,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规上企业数量超3.6万家,实现营收近11万亿元,均占全省的90%以上。产业链既是串联资源的纽带,更是孕育动能的载体,以链式思维破题,一条条看不见的“链”正撑起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底气与信心。

关键词一:链上攻坚

链上攻坚是一场从技术突围到标准引领的价值攀登。山东企业以专注的厚度,以创新的锐度,在关键领域打破技术垄断,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更在全球竞争中争夺话语权。

没有肩膀站立,就让自己成为“巨人”是许多山东企业的共同选择。磐升生物以“长期主义”攻克技术壁垒,通过全产业链突破,带动生命科学领域形成“山东标准”;泰和新材投身高性能芳纶的自主研发,打造国内单体产能和规模最大的芳纶生产基地,让防护服装用上了国产的“芳纶丝”。放眼齐鲁大地,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紧跟科技前沿,洞察产业变革,在攻坚中突破,在坚守中引领,不断汇聚成“山东制造”向上攀登的磅礴力量。

用“择一米宽”的眼力、“掘万尺深”的定力锻造产业链的非凡韧性。海特电子聚焦纯铜提纯与加工的“窄赛道”,将直径8毫米的铜棒,制成直径0.05毫米粗、长达15万米的细铜丝,纯度提升两个数量级;从8米、12米、18米,到23米、26米,金晶科技在一块玻璃上推陈出新,一次次刷新超长超大超白玻璃原片制造纪录,让“山东造”的标签在海内外地标性建筑上闪耀。在细分领域的突破,不仅成就了企业自身,更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提升了整个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让山东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扛起了“大担当”。

关键词二:链上谋变

今天的产业布局,决定着明天的竞争格局。山东以前瞻视野培育出一批具有先发优势的产业,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敢于投向未来,方能定义未来。从肥城废弃煤矿里“长”出的科技新星,到10万平方米的蔚蓝科技产业园,泰安肥城的零壹肆抢滩新赛道、率先完成钠离子电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一次火箭发射带动一条千亿级的航天产业链成长,海阳通过布局“前港后厂”模式,串起全链条,以“出厂即发射”的效率,将发射点变为产业节点。

善于打造集群,方能凝聚合力。在山东,系统性政策支持正催生产业“聚变”。机器人产业在专项计划推动下,实现产量超70%的爆发式增长;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协同攻关,持续领跑氨燃料发动机等绿色技术。禹城汇聚40余家功能糖企业,构建了从玉米淀粉到结晶果糖的完整生态,百龙创园依托强大的集群效应,将“从0到1”的行业难题变为可能。

坚定走向绿色,方能行稳致远。从纺织行业突破无水染色技术,构建环保高效新链条,到多个产业园区推进循环化改造,再到威海广泰推出以电代油的零排放集装货物装载机,一场深刻的技术与理念革命,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绿色样板,在可持续发展中赢得未来。

关键词三:链上共生

一条健康的产业链,不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山东产业链的活力,正体现在大中小企业协作、政产学研融通发展的生态之中。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山东着力构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大量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梯队。泰山体育所在的德州市集聚3000多家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产值规模超过450亿元,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速,形成了庞大而完备的产业集群;临工“链主”与300家配套企业“邻居式”协作,从设计参数敲定到零部件适配,七八分钟就能碰头探讨技术诉求,为技术创新注入攻坚底气。

双向奔赴,无缝对接。山东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搭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的高效对接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成果,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等通道,精准对接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的技术难题,也能快速反馈至实验室,形成“需求牵引研发、研发驱动产业”的良性循环。这种深度融合,打破了机构间的壁垒,让实验室的“盆景”加速成长为产业园的“风景”,实现了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关键一跃。

“雨林式”滋养,“全周期”服务。山东各级政府通过精准的产业政策、高效的流程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从萌芽、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无论是初创企业所需的“第一笔投资”,还是成长期企业面临的“市场第一公里”,抑或是扩张期企业需要的要素保障,都能在这片沃土中找到支撑。这种放水养鱼的智慧,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破土而出。

最好的产业链,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主角;最动人的产业故事,是让每个奋斗者都能看见未来。当智能制造的火花点燃齐鲁大地,当创新基因融入产业血脉,向新、向绿、向未来的山东,正用产业链的“钢筋铁骨”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为中国工业转型贡献山东力量。(文/张艺凡 林伟 王志高)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