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敏:讲好“老品牌”的“新故事”
“我们得利斯有一个专业的米面工厂,它生产的产品非常丰富,在我家的冰箱里就常备着好几种产品,比如这款小萌鱼馄饨,用的就是我们得利斯的猪肉,市场上复购率很高……”近日,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在微信视频号上更新了她最新一期的内容。这个2分43秒的短视频,以拉家常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了得利斯生产的几款面食产品,留言好评如潮。
得利斯,这个2024年营收177亿元、利税7.7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企业巨头,一直奉行“增强国人体魄,提高民族素质”的企业宗旨,致力于“改善大众饮食营养,攀登肉食科学高峰”,其年轻的掌舵人则以百姓视角和消费者互动,在润物无声中传播健康知识、传导品牌形象,四十年“老品牌”在她的手底下有了“新表达”。
2015年,38岁的郑思敏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位毕业于山东大学、拥有德国留学经历的知识女性,原本在北京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当家乡的召唤与父辈的期望交织在一起时,她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放弃首都的舒适圈,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接任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为得利斯集团乃至整个诸城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小时候努力学习,是为了长大离开农村到大城市生活,没想到转了一个圈,命运又把我带回这个村子。”郑思敏曾如此感慨道。
2016年,她正式成为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完成了从都市白领到乡镇企业领航者的身份转变。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子承父业”,而是一次充满挑战的二次创业。当时的得利斯虽然已是地方知名企业,但面临着传统肉制品行业竞争加剧、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
郑思敏敏锐地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最终希望在于年轻人。她将国际化视野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注入这家传统企业,在渠道建设、产品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她深知,要振兴乡村,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为此,她广揽人才,将食品现代生产、食品快速检测等一系列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种“以才引才”的模式也成为得利斯人才战略的核心——通过引进研究生物饲料、莱芜猪育种等方向的4名海外高端人才,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鸿雁副院长团队的7位高层次人才,公司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这些青年才俊带着技能技术参与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郑思敏的回归与改革很快显现成效。在她的带领下,得利斯集团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坚持走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业,以肉制品加工为核心,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行之有效的“公司+农户”模式不仅让企业获得了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更让周边农民分享到了产业链增值收益。依托得利斯产业体系平台,周边配套建立起生猪产销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化养猪场,整体带动20万户农户每年增收6亿元。此外,围绕企业需求,得利斯村及周边逾千户农民从事与企业相关的饲料贸易、生猪交易、物流包装、旅店餐饮、快递及便利店等服务产业,产值超5000万元。目前,得利斯已形成低温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速冻调理食品、速冻米面制品、牛肉制品、复合型预制菜等10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系列,畅销海内外,不断引领消费潮流。
从北京都市精英到乡村振兴领头雁,郑思敏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升华,更拓宽着“产业带动、人才引领、数字赋能”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如她常说的那句话:“生于斯,长于斯,亦应感恩于斯”。这份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正是驱动她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
作为70后企业家,郑思敏始终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年轻一代,积极与90后、00后交流互动。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数字化趋势,而年轻人正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此,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抖音直播带货,亲自参与直播互动,被消费者亲切称为“网红企业家”。这一举措不仅为得利斯开辟了线上销售新渠道,也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早在2015年,郑思敏就敏锐洞察电商新业态的潜力,率先成立得利斯电商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她不仅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更将“直播电商”模式延伸至乡村市场,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带动得利斯村及周边商户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开始探索线上营销,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品牌老化问题,郑思敏果断推动品牌升级,推出“好肉肉 得利斯”全新形象,以更直观、更年轻化的语言传递“更新鲜、更实惠、更放心”的品牌理念。同时,她亲自参与产品包装设计,创新融合国潮文化,打造“唐风肉肉”IP形象,将故宫文化、苏东坡元素与品牌结合,赋予产品更高的文化附加值。2021年,得利斯盛世经典礼盒和布拉格火腿凭借出色的包装设计,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包装标识典范名录》。
郑思敏致力推行全域营销布局,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在线上,得利斯与东方甄选、辛选集团等头部直播机构合作,单场直播GMV最高达868万元。郑思敏的个人直播账号粉丝近30万,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在线下,企业加速布局“得利斯”及“宾得利快厨”加盟门店,并投资9300万元建设上海运营中心,弥补南方市场覆盖不足的短板。同时,得利斯与山姆、海底捞、盒马等B端巨头合作,实现渠道双向赋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营销网络。
百亿企业的新目标
近些年来,得利斯立足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构造起一条互补、联动的产业链条,各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主动力。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圆满完成“百亿企业”发展目标,为实现百年品牌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发展,郑思敏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公司发展方向。2018年公司投资3亿元,建成投产得利斯百万头(首期30万头)肉牛加工及贸易物流项目,开启了得利斯“猪牛并举”、双业发展的全新篇章;2021年7月,建成投产丰得利速冻米面项目,正式进军速冻米面赛道;2022年,年产十万吨肉制品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大幅提升公司产能,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2023年,西安基地200万头/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同步开工建设;2024年,山东基地产十万吨肉制品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二期)建成投产、江西基地10万吨/年肉制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确立了得利斯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在山东生产基地,得利斯投入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效率与品质双跃升”。切片包装环节,1条生产线1分钟可处理300片培根,产能较人工提升2倍,仅需2人巡检。玉米加工基地,8条自动化线替代千人剥皮作业,日处理30万棒鲜玉米。数字化转型上,与用友合作搭建全链管理系统,从采购到销售全程可控,降本增效。
2025年,得利斯启动“出海双引擎”。联合皇佳食品开拓非洲市场,同步推进产品本地化认证,南非办事处也正在筹建中。另外,他们还瞄准东南亚、中东、欧洲市场,研发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推动山东制造走向全球餐桌。
2025年也是公司创业的第41年。“四十多年来,得利斯的发展得利于党和国家的农村改革和富民政策,得利于坚持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得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利于引领潮流的高品质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得利于全体员工的拼搏进取、忠诚奉献。”郑思敏感慨地说。
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肉类十强企业,得利斯目前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未来十年,要着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下大力气全方位培育发展涉农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十年,得利斯将以‘成为全球领先的全产业链食品集团’作为战略目标,争创成为品牌一流的头部企业,成为服务一流的市场领袖,成为产品一流的行业翘楚,成为体系一流的数智平台。”郑思敏表示。
鲁网记者:王玉龙 张丽华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