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下茁山———一个村庄的记忆

下茁山———一个村庄的记忆

2024-12-13 10:34:29 来源:

隋源

下茁山村静卧马耳山东麓,犹如一处深藏世外的秘境。

村落虽小,仅有100多户人家,它的记忆却是久远又丰富的。

这里没有很高的山,没有很阔的水,也没有惊世骇俗的故事。然而,漫步于古槐下,流连于碧波前,遥望鬼斧神工的山头石瓮,在无限遐想之际,略加驻足,就会发现这里关于历史的记忆,点点滴滴,远远近近,无处不在。

在乡村记忆馆里,随便撷取几张展示在墙的图片,就可以把这记忆上溯五千年的时光。相距不远的呈子遗址出土的陶罐、陶鼎,和各种不知名的上古器具,让我们诸城行的队友们饶有兴致地猜测着它们的年代和用途。“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黑陶杯是大家都认识的,“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是考古学界对它的极致赞誉,也是这乡村记忆中最久远最杰出的代表。

皇姑殿来源于娥皇女英的传说。相传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诸冯的大舜后,两人和谐相处,共同辅佐德才超群的夫君,成就了一代传奇。据说二女曾携手来游览茁山这块宝地,后人为了纪念她们,就在茁山修建了皇姑殿。殿内的饮马泉,相传是娥皇拜见女娲老母时,牵马饮水之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看得出下茁山人是多么珍惜这些美好的民间记忆。

山南齐长城的印迹早已遥远而模糊,下茁山人努力拨开历史的烟云,把它小心地找出来,为它的遗址竖立起保护的标识,探究它的故事,挖掘它的内涵,并成立研究会来追溯它的风貌。

两棵古槐无疑是关于这个村庄自身来历的最深切记忆。它们位于村中心的位置,一棵长在僻静的农家院落里,周围有高高的铁制构件加以扶持护卫,虽已显出沧桑之态,浓密的枝杈还在努力探向天空。另一棵在相邻农户的院墙外,树干已有部分中空,紧紧依偎着一段石头砌成的残墙,像一位正在侧身喘息的老人。据说,这两棵古槐,是立村的时候,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先人们带来树苗栽植而成。这样的说法未必可信,毕竟没有什么样的树苗能经得住两千里路的颠沛苦旅。但是,若说是先祖们为了留住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乡土记忆,来此重新栽植了这两槐树,倒是一个合理的说法。因此,这两棵古槐被后人称为相思树。

村南小河边依次排列的九棵粗大白杨树是最吸引人的。它们虽没有两棵古槐的苍老峥嵘,却有着枝繁叶茂、蓊郁挺拔的另一种风貌。这是一九七九年,时任县委书记王树芳在村里蹲点调研时带领学生们栽下的,至今已成参天栋梁,见证了下茁山村一路走来的不凡历程。

在这方圆不大的山山水水间,下茁山的记忆真的是密密匝匝。这里的人们显然是善于整理收藏这些记忆的,他们于2018年建了茁山文史馆。馆内,实物罗列,图文并茂,上下五千年的记忆以及代代先民们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历史,在橱窗内、展台上,与参观者们进行着无言的倾诉和交流。

在这些记忆里,有生灭,有抗争,有奋斗,有梦想。记忆是历史,历史是镜子。从这样的镜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明了来处,把握当下,创造未来。

(山东省作协会员,诸城作协副主席,诸城市虞舜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刘奕彤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