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诚和临烂了的书贴
融媒通讯员 王亮芹
李志诚,字明哲、叔孚,生于1940年,山东诸城人。自幼恪守庭训,酷爱书法,从17岁开始从师村中老书法家。曾担任本市多个书画社团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在诸城市老年大学任教十余年,自费整理出版教材多部,多次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199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并批准享受省劳模待遇。自入道以来,经常参加各级各类书展活动,多次获得过金银铜奖,入书十余部,并被多家收藏。曾举办个人书展并出版作品集两部。获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被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授予山东省老年书法家称号。现任诸城市书法美术协会和诸城老年书画家研究会艺术顾问。
青春永驻砚池边
李志诚是相州镇赵家寨村人,他的爷爷去世得早,和爷爷一样爱好书法的人,就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少年时,每年到腊月间,村里的毛笔书法师傅就忙着写春节的对联了,他就跟着师傅们拿联、拽联,在一旁一边欣赏一边默默划写。十七岁他开始学习制墨,空闲时写联的师傅们就鼓励他,让他加入书写的队伍,他害怕写不好,师傅们教他开始从少字“出门见喜”“酉”“六畜兴旺”“福”等以及一些小字开始练习。
一朝握笔便不再松手,墨池旁边常常见到他废寝忘食的身影,主要临写祖父留下来的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有一次,地理老师布置作业画一幅中国地图,他在省份上采用隶书备注,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赏,这更加激起了他对书法的热情。偶然间他发现了老师订阅的一张报纸上有舒同发表的毛笔字文章,看后甚是喜爱,便剪下来收藏,利用课余时间临摹。这页剪报一直跟随李志诚至今。在1974年“813”大水时,所有的东西都被水浸泡了,唯独这页剪报因为是在他随身携带的本子里而幸免。
为了写好字,他每天放学打完猪草喂上猪,再将猪圈垫好,就拿着爷爷留下的书谱,扛着自家的饭桌到屋后大核桃树下练字,自己的玩伴就是书谱和毛笔。写累了的时候,就和大核桃树比谁的“胳膊”粗,下雨天就躲在炕上练,五冬六夏从不间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发现好看的字,他一定会停下脚步学一会儿,直到心里有谱了才离开,即便现在也如此。
志于道游于艺,苦中有乐
参加工作后,他更加痴迷书法。但是长期从政,工作繁忙,读书练字只能抓住早晚两头和节假日时间,即使出差外地,他在包里总带有一部五体小字典,只要休息便右手握书,左手划腹,以便加深记忆。自己学书法是业余爱好,缺少正规训练,要想学好书法,能登大雅之堂,必须下苦功!
上世纪70年代初,李志诚拜本地老书法家赵子封为师;80年代初,又拜潍坊市著名书法家蒋华亭先生为师,老师们不吝赐教,治学严谨,授之以正确的学书之法,并经常点评批改作品,使其真正步入了书法艺术之殿堂。但他最钟爱草书,认为草书境界高,有动感,最能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因此,他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研习草书上,反复临帖了多种草书字帖。
工作之余李志诚临帖无数,练烂了一本本书帖,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他说“读书不笔记,读报不剪辑,等于白读”。因此碰到好的书法他就剪辑收藏,定期分类装订,以便于学习和使用,不知不觉便集成一本本收藏版。在他的案桌上摞着一沓沓纸片,这是他半夜起床揣摩书法的记录,他认为不懂书法理论的书法家是盲人骑瞎马。他撰写了《关于书法字外功》一书,还下苦力研究了大量的书法理论及字外功探讨。多年来,他较系统地学习了历代书法理论,编写了《书谱浅探》,从而夯实了书法基础。
诚其意正其身,恪守终生
他深知传统文化对书法的作用,得空就阅读,他认为读书能使人心胸开阔,有益于文学素养的提高和书法创作。
他还和我闲聊三句话:“一是要一生永远谦虚谨慎,无论什么事,要自始至终谨慎,老子有句话‘慎终若始则无败事,君子慎独又慎微’。不要觉得事小而不以为然,时间久了,小事就成大事了;二是孟子的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要讲诚信。三是要敬业乐群。要敬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啥也不是,稳不下;要团结同事和周边的人,团结成一股力量,大手小手一起握,团结一致。”
我知道人要诚实本分,但是我背不出老子和孟子的原话,85岁高龄的李老师,能清晰地随口就来。他还将自己所学编写三字经格言,书写并挂于墙上,成为家训,他的习书宗旨:修身、养性、交友、弘扬书道。从他书房里挂着的一副嵌名对联“志于道游于艺,苦中有乐;诚其意正其身,恪守终生。”充分体现出他的书法人生和做人准则。
“家有藏书无价宝,良宵夜读子孙贤”“习书苟能禀专一之精神,持恒久之毅力,尊先贤之遗规,勤师问道,心悟灵动,作长期不间断之习练,虽天才平庸,亦能有所成就”……从这些自撰书法作品便可看出他的洁身自律、处事严谨、学习勤奋的精神,并形成了一个诗书传家的良好家风。
广植桃李,墨香人生
1995年退二线后,李志诚看到小区的孩子散学后顽皮打闹,于是他征得家长同意,免费教授孩子们学书法。家里、楼道里、树阴下,就是课堂。后来孩子越来越多,就到广场上蘸水写地书,距离很远的大人也带孩子慕名而来学书法。
2016年迁居新小区,继续开展书法教学活动,直到疫情暴发才停止。这一干就是二十余年,教学费用一律他自己承担。无论是老年还是少年只要是喜欢书法,李老师都喜欢教;在家中组织书法老年团多次,不厌其烦地教授评论。好多当年的小孩子,考取了全国各大院校,每到假期还来拜访他,真是桃李满天下。
他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从不追名逐利,而是有求必应,不计较报酬,直到把自己累倒。他笑着说:“求字者很多,写的直到自己去挂吊瓶!”看似玩笑,听此我心都揪起来了,何况他的儿女们。
他始终认为:“书法是国之瑰宝,这既传承了艺术也交了朋友,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年过八旬的李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问及他的健康之道,他爽朗地回道:“得益于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