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统筹整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投入机制。2019年以来,诸城财政着力对涉农资金实施全面整合,确保能集中财力办大事。截至目前,共落实涉农资金56463.5万元。其中,中央、省、潍坊市专项资金29081.69万元为约束性资金,其余省、潍坊市、我市统筹资金27381.81万元,全部统筹使用,集中用于“三区”共建共享示范区建设、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为打造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另外,从2010年开始,诸城财政出台专门奖补政策,推动农村社区聚集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已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财政奖补资金7.4亿元,完成镇街驻地拆迁4200多亩,改造城郊农村住房6000多套,增强了社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创新支农方式,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创新金融支农机制,构建信贷担保体系,通过贷款贴息、创新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坚持以改善农村民生、增强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推广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签订为期15年、总合同金额20.9亿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从2017年7月份开始,年投入资金约1.3亿元,为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了保障。深入实施农村改厕项目,三年共改厕36378户,共争取农村改厕省市级奖补资金2184万元,按照省、市、县财政各按每户300元的奖补标准,2018年共拨付620.97万元,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改观。2019年,把改厕范围从镇扩大到街道(园区),完成全市2.9万户改造任务,继续给予财政奖补,逐步实现全市无害化厕所全覆盖。加强农村道路维护,将农村连村路、村内道路纳入维护范围,采取“以镇为主、村级为辅、市级奖补”的模式进行,诸城财政按每平方米1.05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每年安排奖补资金1300万元。对县乡道路维护,全部由财政负担,每年安排维护资金2200多万元。
聚焦重点环节,推进精准扶贫持续纵深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严格落实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9年全市筹集资金2477万元,深入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通过贷款贴息,激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人口务工,帮助贫困户脱贫,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使用,并对中央、省、市各级安排的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名称、补贴金额、使用情况实行全部公开,做到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公开透明。
关注民生短板,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完善农村社会新保障。2019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上年的每人每年49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520元;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50元;全市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都提高300元,达到每人每年4800元和6500元的标准;对65岁以上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其中65-74岁、75岁(含)以上的待遇领取人员,其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高于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5元、10元,全年共需发放基础养老金3.08亿元。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2019年市级安排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9530万元,支持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排1449万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补助公用经费;按生均不低于1300元标准安排市级高中经费2555万元;安排3241万元用于农村教师镇街补贴,安排1775万元用于农村校园安保经费,安排1618万元,用于农村学校乘车补贴,自2016年以来,安排12340万元用于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农村医疗建设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适度提高农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做好经费保障工作,通过足额安排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经费、60周岁以上离岗乡村医生补助等经费,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安排246.3万元用于实施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送戏下乡”;安排150万元用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施文化兴盛工程。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