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巩向红 通讯员郑松松)战乱年代,面对党和人民的召唤,他义无反顾,15岁奔赴战场,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噩耗来袭,四位兄长先后战死沙场,一家老小度日如年,他服从组织安排,回乡挑起家族重担,六年间没日没夜地操劳忙碌,唤醒支离破碎的家;耄耋之年,心不褪色,严教晚辈心怀祖国,脚踏实地干实事,让优良家风,代代传承。他,就是我市相州镇郭家屯社区个体工商业党支部退伍军人窦焕星。多年来,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家乡,走到哪里他都是一条铁打的汉子,都能撑起一片天。
窦焕星,1932年1月出生,1947年6月参军入伍,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等战事,立过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四等功。1953年,面对四兄弟先后光荣牺牲、父亲去世、一家老小沉浸在绝望和悲哀中的困境,他服从组织安排,回到家乡,辛勤操劳,挽救危在旦夕的家并在苦难中营造良好的家风。
牢记嘱托 军队建功立业
1945年,红色的火种已经烧到诸城市相州镇南营村。后来担任过诸城县委书记的张进,当时在北营村学校任教员,住在窦焕星家的南屋里,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负责秘密发展进步力量。张进经常在窦焕星家里召开秘密会议,每当这时,窦家弟兄五个就轮流站岗、放哨,耳濡目染了革命熏陶、教育,兄弟五人对全国解放充满憧憬与向往,窦焕星立志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力量。
1946年,长兄窦焕桂作为南营村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1947年,在大哥的带动下,二哥窦焕相、三哥窦焕月、四哥窦焕光三个月内陆续参军,投入到解放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同年6月,年仅15岁的窦焕星怀着火热的报国之心,也跟着解放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时的窦焕星个子还没长起来,连枪都扛不动,枪拖着地,把枪捆在腰上才不至于掉下,但一颗拳拳爱国心,浓浓的军旅情让他对这项革命事业义无反顾。窦焕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3年,21岁的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排长。
脱下军装 回乡撑起一片天
1953年11月,窦焕星见到了千里迢迢来部队寻找自己的妹妹窦焕芳,他才知道,部队南下后,地主乡绅组织“还乡团”在当地为非作歹,残害革命干部和家属,窦家首当其冲成为追杀目标,面对还乡团一次又一次的追杀,全家老小四处逃命,躲过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1948年12月,大哥窦焕桂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几个月后,二哥窦焕相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牺牲,1952年4月、6月三哥窦焕月、四哥窦焕光先后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父亲因伤心过度去世了,母亲也因同时失去四个孩子受到了严重刺激,身体大大不如从前。对于老老小小一大家子而言,窦焕星就是全家活下去的希望,如果他再出事,这个家就彻底垮了。
组织上了解到四兄弟血染疆场的消息,希望窦焕星——五兄弟中的唯一幸存者,来拯救这个红色的家庭。带着对党组织的信任和安排、一家人殷殷的期盼,他不得不离开出生入死的战友,回家支撑一家老小的生活。
窦焕星对家里可能面临的困境作了种种猜测,但当现实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那时家里最大的孩子才16岁,最小的才四、五岁,家中有劳动能力的只有妹妹窦焕芳,整个家被悲伤和绝望笼罩,没有一丝生气,带着组织与家族的嘱托和对四位哥哥的沉痛思念,接下来的六年时间,他带着妹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终于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回到了正轨。
不忘本色 优良家风代代传
窦家5兄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多年来,很多人纷纷送来各种关怀和帮助,窦焕星老人都拒绝了,他表示,作为军人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但绝不能作为家人向社会索取的筹码,况且多年来,组织上已经给了自己一家人足够的关怀和帮助。老人一直教育后辈人要心中有国、有民,要有不怕苦累脚踏实地干事业、甘于奉献自我的情怀和气魄。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下,窦家后人也牢记老人教诲,都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其中,窦焕星老人的大儿子接受老人建议到部队中去建功立业,1976年到广州军区参军并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三儿子脚踏实地、敢于拼搏,也有了自己的公司。
如今窦焕星老人已是儿孙满堂,终于可以放下一切静享天伦之乐了。老人清心寡欲,在闲散的日子里浇浇花,晒晒太阳,静静地享受这一份静谧和温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凌然”。我们没有理由忘却那些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英魂,英雄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传递着民族精神和催人奋进的力量!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向窦焕星老人一样牢记使命,勇担重任!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