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功能性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32%。这次抽查涉及20家经销企业销售的47个品牌、125批次功能性服装。经检测有40批次功能性服装不合格,其中有2批次功能性服装甚至被检出致癌物。而这些不合格功能性服装并不便宜,而且还很贵,价位往往在数千元。这么贵的功能性服装,却存在质量问题,有的功能性服装,甚至还不如普通衣服,这样功能性服装性价比太低,这甚至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一种消费欺诈。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质生活,也越来越看重身体健康,这推进了消费升级。如在服务消费方面,一些商家推出功能性服装,号称这些功能性服装能够吸湿、防水、速干、防细菌等等,这对重视身体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自然有很大吸引力。但现实中,不少功能性服装不过是营销噱头,它们根本不具备所宣称的功能,这就涉嫌虚假宣传;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功能性服装还对人体有害,如有个别功能性服装检出致癌染料。实际上,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出台了相关国标,禁止能释放出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用于服装等纺织品中。但一些功能性服装却仍能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功能性服装没“功能”,反倒可能成了“健康杀手”,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对此,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要对功能性服装加强抽检,对于不合格商品,要能及时公示、公布,对于进行虚假宣传及生产与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不法商家,要能加大惩处力度,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斩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对于消费者来说,也需要多一些维权意识,避免被商家忽悠与欺骗。
值得强调的是,功能性服装并不完全只是商家的一个营销噱头,好的功能性服装还是具备相应功能。一些功能性服装不合格,只是被一些不法商家“玩坏了”,不能因为功能性服装存在质量问题,就完全否定功能性服装。而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强力整治功能性服装市场,不能让功能性服装“功能丧失”或“功能变异”,要让消费者能够真正穿上安全、舒服的功能性服装,让功能性服装市场“恢复功能”,能够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从而惠及广大消费者。(文/戴先任)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