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嫩芽、剪枯枝、浇返青水。4月17日,在诸城市桃林镇山东头村头的茶园里,村民金立美正跟同伴有说有笑,一上午的时间就把两亩茶园收拾得利利索索。从一副“苦瓜脸”到干活有劲头、天天乐呵呵,老百姓都说:小刘书记来帮扶后,金立美变化很大。
刘利(中)与茶农交谈
“小刘书记”与金立美又有什么联系呢?
百姓口中的小刘书记,就是诸城市委组织部派驻省定贫困村——桃林镇山东头社区山东头村的“第一书记”刘利。该村地处诸城最南部山区,共有275户875口人,其中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90户218口人,60岁的金立美因为老伴常年患病,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
2016年1月,上任之初的刘利被百姓贫困的生活深深刺痛,当时村集体收入为零,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个问题困扰着这位刚上任的小刘书记:村里拥有耕地1600亩,且60%以上是茶园,为什么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为什么百姓的生活还是这么苦?刘利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找寻答案,百姓的一致回答是:种茶不挣钱。
原来,由于村里缺水,茶叶不能及时浇返青水,开春发芽晚,鲜茶芽卖不上价。找到制约茶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后,刘利多方取经,帮助村里厘清了发展思路,誓言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刘利四处“化缘”,引来资金打了5眼深水抗旱井,对40多年未整修的村西水库进行清淤、扩容。水源有了,来年春茶就发得早,一斤鲜叶能卖上180多元的好价钱,每亩茶增收2000元以上。在村原有茶园的基础上,刘利积极扩大茶叶种植面积200亩,确保贫困户人均1亩茶园,把“输血”扶贫转为“造血”发展。
同时,刘利帮助村里注册成立了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把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免费给农户分发茶种、肥料。规划建设“党员扶贫示范茶园”、修建茶园道路,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一亩茶园能给群众带来8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家有一亩茶叶园,日常花销不犯难”,并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脱贫致富同频共振,把一个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茶香满园的“香饽饽”。
为解决茶叶价格不稳的问题,刘利想法设法延长拓展茶叶产业链条,争取资金20万元建立茶叶加工厂1处,日加工干茶200余斤。两年时间,山东头村的茶叶成为大产业。在刘利的帮助下,金立美到茶叶加工厂上班。4月至10月,金立美每天早上从5点到9点到茶田帮人采茶,下午去茶厂打工,一天能赚80元。不但提高了收入,还方便照顾老伴儿。目前,全村90户贫困户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两年的小试牛刀,茶厂年集体收入6.7万多元,纯收入2.9万多元。经过3年的帮扶,如今山东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万多元,并成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艰辛付出得到了百姓赞誉,群众说:“什么事儿都瞒不过‘小刘书记’,哪家哪户有点什么事儿他都知道。”优秀的扶贫成绩也得到了认可,刘利连续3年被诸城市委表彰为“十佳‘第一书记’”。
为了把茶园做大做强,让老乡们都富起来。2018年任期届满后,刘利选择了留任,继续带领村民一道干、一起拼,让茶香飘满整个山村。 来源:《大众日报》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