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主动适应基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创新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实现了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社会管理向以社区为单元的现代社会管理转变,筑牢基层平安建设根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被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整体创新典型培育地区。
四级综治维稳网络,拧紧平安建设安全阀。诸城市建立市、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配套联动的综治维稳组织网络。在市、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分别设置综治维稳功能区,对各类维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与分析,对重大民生问题、复杂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处置实施统一调度指挥。在社区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社区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社区矫正室“一站四室”,在自然村组建了7200多人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治安问题等信息实行一天一报送、一周一分析、一月一研判。社区警务室实行1(民警)+2(辅警)模式。建立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工作者联系包靠社区制度,创新建立人社、卫生、住建、民政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
走基层促和谐谋发展,做好平安建设的治本工程。诸城市从做实群众工作入手,源头预防,动态管理,建立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节点,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坚持台帐联户、服务联心、组织联动“三联并举”,开展大规模“走基层促和谐谋发展”工作,万名干部联社区包居户,上至市级领导,下到镇街社区干部职工,1.4万名干部职工与31万城乡居户结成联系对象。干部每人一本“民情实录”,内容涵盖农民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状况、就业情况、需要诉求、矛盾纠纷、重大疾病等20多个项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诉求,写进“民情实录”,实行首接负责制,自己解决不了的,记入“民情台帐”,逐级汇报,由市群工委协调解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拓宽了群众需求诉求表达解决渠道。统筹整合分散于各部门单位的145个服务电话,设立统一的“12341”民生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的需求诉求。去年以来共办理群众需求诉求事项10.5万余件。
网格化实现基层平安建设全覆盖。诸城市依托社区化平台,把每个社区确定为一个管理服务网格,社区内自然村、居民小区、部门单位作为小的网格,30户左右为一格,全市共划分为235个一级网格,1377个二级网格,7236个三级网格,每个二级和三级网格分别配备一名网格长和信息员。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同时,推动公安、民政、人社、卫生、计生、环保、城管等职能部门工作力量下沉,在每个社区都设立专职联络员,增强了管理服务实效。
信息化助推平安建设上水平。诸城市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开发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把辖区内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居民小区等8大类、117项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建立起翔实的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大技防建设力度,织密城区道路监控、社区视频监控、“两圈”堵控、单位内部监控“四张网络”,安装监控探头1.2万余个,形成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去年全市可防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分别下降5.3%和6.8%,83个农村社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通讯员 窦焕民)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