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景
“巨龙”就是“巨大诸城龙”。它的发现与产出,为研究诸城地区地质地貌和恐龙进化与消失提供了最新的实物资料,同时,为诸城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诸城“巨龙”腾飞,就没有今天丰硕的恐龙产出和研究成果,就没有今天诸城旅游业的兴起与辉煌!但是“巨龙”是怎样腾飞的呢?
1978年中国迈进改革开放的时代。诸城借助这一大好时机,1980年开始重新开发龙骨涧!
这项任务落在诸城宣传部和文化局肩上。1980年春天,他们去了北京,拜访了陶钝,请示了国家文物局长裴文中。回来后,他们按照组织原则与程序,根据裴文中局长的叮嘱,书面逐级上报:潍坊市政府文化局,山东省政府文化厅和文物局。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漫长的路上,会经历那么多的曲曲折折,也许是交通不便?通信滞后?也许是其他原因?总之不知什么原因,国家文物局开发龙骨涧的文件下发了,可是诸城始终没见。
1988年,诸城市委、市政府再次决定开发龙骨涧。经过积极争取,最终获得国家批准,6月29日,由文化局代表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了开发诸城恐龙的合作协议。
1988年秋天,野外勘探考察工作开始。在诸城侯家屯,发现产出了一具较完整的鸭嘴龙化石和其它的生物化石(如龟鳖类),并举办了生物化石临时陈展;在诸城库沟,发现产出了零散的,骨骼较小的具有病态的鸭嘴龙化石。
1989年春天,龙骨涧野外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发掘点定在“巨型山东龙”产出点紧挨着的东侧。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恐龙学教授赵喜进先生确定的,他是合作方派来的主要负责人。
龙骨涧坐落在诸城市西南方向,距城里约20多里。它西邻涓河(古称涓水)。这里是一条大冲沟,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米;深约15米。大冲沟里杂草丛生,茂密的蒺藜与野槐遮挡着羊肠小道,在这里行走必须低头而行,否则很容易被绊倒或摔倒;冲沟里动物活跃,好动的蛇,飞奔的野鸡穿梭在沟壑里,在这里行走可要提高警惕啊!否则,有被袭击的危险。
据资料可查,自古以来,龙骨涧叫藏龙涧。不知什么原因?藏龙涧名字渐渐消失。后来,由于当地百姓经常在这沟壑里拾到“龙骨”,便给这里起名叫“龙骨殿”。北京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在写“巨型山东龙”产出报告时,把“龙骨殿”改为“龙骨涧”。理由是:当地人吐字不清,把“涧”发音念成“殿”;再说,“殿”字也不符合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专用术语。所以,在发表文章时定名:“龙骨涧”。从此,“龙骨涧”这个名字就闻名世界了。
秋日发掘环境很艰苦。头顶有炙热的太阳,凛冽的秋风掀起沙土,有时都不敢睁眼。发掘者们仍然要手握钢钎,挥舞大锤,“叮当,叮当”!这响声,击退了扑面而来的风沙。他们挥汗如雨,即便流点血受点儿伤,也不下火线。他们决心把“巨龙”尽快从地下拽起来!
在野外发掘需要科学发掘。基本步骤是:发现-鉴定-发掘-包装-启运。发现需要鉴定;鉴定为了安全发掘;发掘为了化石安全;包装为了化石完整;启(启化石)运(运输)为了室内修复。
发掘者们在龙骨涧发掘点发现的第一块化石是“巨龙”股骨。他们喜出望外,加快进度,接踵而来,许许多多“巨龙”化石破土而出。发掘者们兴致高昂,很快把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装好,启出来,运回诸城市博物馆,在这里有一间较大的修复工作室。
“巨龙”修复工作室在博物馆南边库房,近200平方米。“巨龙”化石就在这里修复。修复好之后,搬运到诸城市政府礼堂前厅,在这里研究与装架。
1992年5月23日,“巨大诸城龙”在诸城市政府礼堂前厅正式陈展。“巨大诸城龙”是“中科院古脊椎所”赵喜进教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学报》上发表命名的。
从此,“巨龙”开始展示自己的巨大威力。在这里迎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1997年6月,“巨龙”从政府礼堂前厅正式搬迁进新址——恐龙博物馆;接着,在诸城东外环,西外环竖起了“龙城”城标;同时,“巨龙”成为诸城电视台台徽,天天出现在屏幕左上角……。此时此刻,人人在感叹:“怪不得诸城地灵人杰!原来这里是藏龙之地!”
受“巨龙”腾飞威力影响,诸城又开始了续写“龙”的传奇,酝酿着新的切入点,用新的形式推向社会,写好“龙”的传奇篇章。
“巨龙”在前面引吭高歌,诸城人在后边紧紧跟上。2008年,诸城大规模的野外勘探、试掘、发掘开始了!并取得了空前硕果!在库沟(恐龙谷)暴露约500米长廊“龙骨”,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在臧家庄蟹子沟,产出了“巨大华夏龙”“诸城中国角龙”“巨型诸城暴龙”“巨大诸城甲龙”“臧家庄诸城巨龙”等;同时为恐龙们建造了地质公园和暴龙馆;国家在诸城召开数次地质与古生物及恐龙研讨会;被国家评定为4A级旅游景点;雪松旅游集团也来诸城投资开发恐龙旅游资源……。这一切喜事好事都与“巨龙”腾飞有关。
“巨龙”腾飞,是党和人民改革开放40年来伟大的成果!是诸城市委、市政府带领诸城人民取得的胜利硕果!
没有“巨龙”腾飞,就没有今天如此丰硕的成果,就不可能有“中国龙城”之赞誉,世界之最之荣耀!
(作者单位:诸城市恐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