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校大学生与学校利益捆绑松散,感情趋淡。以往学校掌控学生的“前途”大权,学生留校、出国深造、分配、推荐等美事,学校在把关环节有很大的话语权。对校园的种种“不公”,学生为了讨好学校,往往选择忍气吞声。但是现在不可相提并论了,在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下,学生与学校的感情淡薄,似乎成了生意场上的甲方乙方,仅仅存在利益关系。学生交钱上课,学校收钱授课。学生毕不毕业跟个人前途没有太多的关系,学校抓不到学生的“小辫子”,学生就可以不再忍气吞声了。学校再让学生当“保洁员”、“捐款”,心甘情愿为母校做贡献、争光也就罢了,可不能强求所有的学生都感恩。学生心里憋气,学校又来个“禁口令”,声讨自然就来劲了。
其次,网络吐槽的便利性。现在在校大学生声讨母校也多了一份底气,他们不再做沉默的羔羊。电脑、手机人人有,只要把网线一接,指尖在屏幕飞舞间便可完成编辑,片刻间,一条猛料十足的微博就发出了。再经过个人交际圈子的辐射传播,全世界都能知道。更何况目前网络还可以匿名,学生与学校感情日笃,声讨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说媒体能够及时跟进,舆论发酵会来得更猛烈些。
话说回来,学校也是打掉牙往肚里吞。大学在行政压力下,不仅要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完成指标任务,而且还要摇旗呐喊招生,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收能力,仅靠行政拨款,要想出色、圆满完成教育重任是举步维艰的。拨款无望,学校只能把教育置在市场经济的轮子上,通过产业化的操作方式,大批量生产大学生。学校得利,学生得文凭,地方得政绩,教育变成生意似俨然成了各方获益的明智举措。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式”大学教育的悲哀。
学生频声讨固刺耳,教育成生意犹可怕。但愿学生的这些声讨能成为各方转变的契机,让教育回归本位,少些铜臭味。学校真正沉下心来去搞教育,塑造更多的独立、自由的灵魂;在校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学习知识,掌握更多本领,母校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强烈。这样的教育才能催人奋进,这样的学校才会让学生向往、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