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是“中国旅游日”,每逢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记开篇日息息相关的这一日子,都会引来吐槽无数,如“老徐要是活到现在,估计只能写《徐霞客逃票记》了”等——因为门票太贵。自2004年以来,门票价格一骑绝尘,国民一睹祖国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的成本,已高到难以复加的地步。
据称,中国景区门票价30年涨了300倍,目前国内153家5A级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高达109元,高企的门票,让门票支出占到了出行旅游总消费的四成以上,而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其合理占比应为7%~8%。再看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之比,国外一般为0.5%~1%,而中国的比例则达8%(城市居民)、30%(农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中国,门票价居然“全世界最贵”,确实让人无语。
门票价格居高不下,个体的怨忿已演化成一种社会情绪。在居民旅游意愿大增、旅游业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当下,这种不满情绪不仅不利于公众旅游休闲,也不利于旅游业发展,还会“一不小心”误伤政府形象,凤凰收“进城费”即为一例。
在此背景下,汪洋副总理“遏制部分景区门票涨价过快的趋势”的表态、管住门票价格的决心,以及“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价格管理”的路径描述,都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价格管理是门票是否涨价的命门,门票价格失控,就发生在国家发改委将门票定价权下放地方后,基于不少景区带公共性、公益性的特性,“门票定价权收归国有”的呼声近年日盛。“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价格管理”的提出,让人想象无限。
而不能不提的是,汪洋这番表述,是在国务院贯彻实施《旅游法》会议上作出的。将于10月1日施行的首部国家级旅游立法《旅游法》,也对调控门票价格做出了很多硬性规定:
有关于涨价的,如“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有关于怎样涨价的,如“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高层表态了,法律也严格规定了,摁住门票价格高昂的头颅,看来这次值得期冀。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多年来门票价格“蒸蒸日上”,国家有关部门也未袖手旁观,年年都有文件下发,但“拳头打在空气里”,地方涨价依然故我。地方利益冲动强烈,此次仅凭高层一两句表态,以及规定模糊的法律,就真能勒住门票价格狂奔的缰绳?
这可能有点难。但高层的表态、法律的施行,必然意味着接下来还有更多制度设计和法律实施细则、后续修订跟上。
如《旅游法》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涨价须听证,但对违法者并无具体罚则,“无牙的老虎”必无威力,为维护法律尊严和力量,实施细则、后续修订完全可能补上这点。又如涨价须听证,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规定听证会消费者代表不少于1/3,且有外地人,但听证会依然变成“听涨会”,如今《旅游法》还没有该规定详细,要让“遏制部分景区门票涨价过快的趋势”不落入房价调控窘境,只能细化实施细则。果如此,“遏制部分景区门票涨价过快的趋势”有望。
自然,对公众来说,其诉求是门票价格低头而非不上涨,但在地方利益冲动都难摁住的当下,能摁住门票价格不再抬头,也算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游客满意不满意,是评价旅游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游客满意,就从这第一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