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亮相济南历山剧院;7月18日-20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三场;8月10日,到潍坊保利大剧院进行汇报演出……这个夏天,诸城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火了!
演出剧照
“原本以为这部戏的政治味儿会很浓,看了之后发现是一部以情动人的好戏,不自觉地就跟着主人公的心境走,一会儿喜一会儿悲,非常震撼”。8月10日晚,在潍坊的演出结束后,一位孙姓公职人员说道,当天的观众很多是城区各部门的公职人员,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以茂腔这种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方式开展纪律规矩教育,“真的非常接地气。”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该剧7月中旬在北京的三场展演,不但收获在京山东人的好评,更是点燃了北京人对地方戏的热情。
关于《失却的银婚》,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个人从孤儿到人民公仆、再变成人民公敌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又不简单——
7月18日在京的首场展演中,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于群受邀观看。演出结束后,他连连称赞演得好:“这部戏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剧目。”
7月20日下午《失却的银婚》又加演一场,为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干部以及部属12个单位中层以上干部400多人演出,开展机关党性主题教育活动。这次加演打破了三年来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惯例。
据了解,《失却的银婚》是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32场舞台大戏中的一场,也是山东省唯一一部入选的大戏作品。该剧作为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赴京演出,盛况空前,实现了“三个第一”:一是上座率第一。经梅兰芳大剧院专业统计,两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4%,没有一个观众中途退场,这是基层院团会演以来上座率最高的一次;二是第一次获得主办单位领导的当场赞誉。三是第一次实现加演场次。《失却的银婚》为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加演的一场戏,是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三年来唯一的一次加演。
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是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由编剧韩枫创作,导演杨琨执导,由诸城舜龙艺术团创作排演。在展演结束后的专家点评会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国家京剧院的专家教授们对该剧不吝赞美:一个县级文艺院团排演出这样精彩的一出好戏,实属难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道:“这部戏充满着艺术匠心,让我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创作走向灵活之后的相对成熟的表现方法。”
他说,故事运用了双线的结构,一条线从人物青年时开始的发展历程,另一条线是男主角违法犯罪的整个过程,两条线是通过时空交叉、回忆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这样的构建能让“现在”的人和曾经的自己有一个对照,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相互映衬,到了第五场两条线合并,曾经纯真的自己和现在已经走向不归路的自己,通过两种生存状况、两种不同情怀的相互对照,更加凸显出了“初心”之所在,引导我们看到一个党员干部应该保持的“初心”,并认识到“初心”之可贵。
国家京剧院创研室编剧张正贵也对这一戏剧结构有话说:“剧中既有顺叙,又有倒叙、插叙以及补叙,这种安排是很有难度的,把握这样的结构是需要功力的;导演想要导好这样的剧本也是需要一定水平的。这是这部戏很重要的成功之处。”
《失却的银婚》在对音乐唱腔处理上,对“声腔”“板式”“旋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借鉴了京剧、吕剧、梆子等其他剧种的模式,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了茂腔音乐的表现力。张正贵对这种创新和突破,表示了肯定。“声腔非常有味道,并且茂腔有茂调,是翻八度上去,作曲老师在这个地方用得非常合适,同时也能够显示出演员的功力。”
王馗说道:“大段的抒情唱腔是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茂腔相对而言非常擅长的,两位主要演员在舞台上将剧种的声腔美呈现出来了,让人听到了茂腔的传统韵味,从中可以看到演员的大气,把剧种声腔的大美抒发了出来。这种乡土性、情感性的完美表达也正是戏的教化意义的动人之由。
此外,该剧对男女主角人物刻画也值得一提。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柯凡认为,该剧对秀芬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在性格变化方面很有层次。刚开始他们两个人是真心相爱,随着周桂春的升迁,秀芬作为一个乡村姑娘,内心是有一些自卑的,当她发现桂春提出离婚的决然态度时,也就拾起尊严转身离开,并且多年来一个人坚强地生活,不接受桂春经济上的资助,但最后当自己心爱的人沦为阶下囚的时候,她不仅没有挖苦讽刺,反而吐露了自己多年对桂春的爱意和失望,塑造出这个女性丰富的性格特征。
张正贵认为,该剧对人性的开掘非常深刻,不是概念化、宣传性的,不是刻板地规划整个剧情安排,因此就突显出了两个字:”真“和”情“。剧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复杂多变。比如男主角前半生和后半生毁誉参半,是很有典型性的。”
据舜龙艺术团团长韩鹏介绍,2016年11月,《失却的银婚》剧本定稿。确定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作曲等主创方案,并审慎地进行主要演员甄选。经过3个月的紧张排练,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于2017年3月10日在诸城市密州宾馆大礼堂首演。演出期间邀请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有关专家对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项目首演做了相关验收及意见指导。
2016年7月,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目前为止,已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首演、首演专家研讨会以及根据研讨会专家意见对剧本的修改及巡演等工作。截至目前,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已完成演出场次64场。观众达3万人以上。
为使剧目的艺术水平更好提高,舜龙艺术团实行了跨区域合作,整合盘活文化资源,力邀高水平艺术家参与到创作团队里来。该剧特邀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杨琨担任导演;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栾胜利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山东省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寇彬、王田力为舞美设计;山东省吕剧院卢绪峰担任灯光设计;张宁担任服装设计;刘志明担任化妆造型。所有主创人员都是目前山东省的一流专家,从而保证了该剧的创作质量。另外,该团还特邀了国家一级演员荆延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传承人一级演员孙红菊分别饰演了剧中男女主人公,他们的艺术水平和演唱风格为本剧的舞台呈现增添了光彩。
《失却的银婚》在北京的展演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法制晚报》《音乐周报》等重点媒体纷纷进行了各种报道,称赞《失却的银婚》“小剧种做出了大文章。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该剧7月中旬在北京的三场展演,不但收获在京山东人的好评,更是点燃了北京人对地方戏的热情。
关于《失却的银婚》,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个人从孤儿到人民公仆、再变成人民公敌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又不简单——
文化和旅游部推荐
好评连连
7月18日在京的首场展演中,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于群受邀观看。演出结束后,他连连称赞演得好:“这部戏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剧目。”
7月20日下午《失却的银婚》又加演一场,为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干部以及部属12个单位中层以上干部400多人演出,开展机关党性主题教育活动。这次加演打破了三年来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惯例。
据了解,《失却的银婚》是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32场舞台大戏中的一场,也是山东省唯一一部入选的大戏作品。该剧作为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赴京演出,盛况空前,实现了“三个第一”:一是上座率第一。经梅兰芳大剧院专业统计,两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4%,没有一个观众中途退场,这是基层院团会演以来上座率最高的一次;二是第一次获得主办单位领导的当场赞誉。三是第一次实现加演场次。《失却的银婚》为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加演的一场戏,是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三年来唯一的一次加演。
艺术魅力可圈可点
茂腔是山东省地方戏曲,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尤其活跃于诸城、高密、胶州、五莲等地,形成了以诸城为中心四面开花的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因其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诸城及周边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力。多年来,茂腔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情结。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是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由编剧韩枫创作,导演杨琨执导,由诸城舜龙艺术团创作排演。在展演结束后的专家点评会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国家京剧院的专家教授们对该剧不吝赞美:一个县级文艺院团排演出这样精彩的一出好戏,实属难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道:“这部戏充满着艺术匠心,让我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创作走向灵活之后的相对成熟的表现方法。”
他说,故事运用了双线的结构,一条线从人物青年时开始的发展历程,另一条线是男主角违法犯罪的整个过程,两条线是通过时空交叉、回忆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这样的构建能让“现在”的人和曾经的自己有一个对照,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相互映衬,到了第五场两条线合并,曾经纯真的自己和现在已经走向不归路的自己,通过两种生存状况、两种不同情怀的相互对照,更加凸显出了“初心”之所在,引导我们看到一个党员干部应该保持的“初心”,并认识到“初心”之可贵。
国家京剧院创研室编剧张正贵也对这一戏剧结构有话说:“剧中既有顺叙,又有倒叙、插叙以及补叙,这种安排是很有难度的,把握这样的结构是需要功力的;导演想要导好这样的剧本也是需要一定水平的。这是这部戏很重要的成功之处。”
《失却的银婚》在对音乐唱腔处理上,对“声腔”“板式”“旋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借鉴了京剧、吕剧、梆子等其他剧种的模式,极大的丰富和加强了茂腔音乐的表现力。张正贵对这种创新和突破,表示了肯定。“声腔非常有味道,并且茂腔有茂调,是翻八度上去,作曲老师在这个地方用得非常合适,同时也能够显示出演员的功力。”
王馗说道:“大段的抒情唱腔是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茂腔相对而言非常擅长的,两位主要演员在舞台上将剧种的声腔美呈现出来了,让人听到了茂腔的传统韵味,从中可以看到演员的大气,把剧种声腔的大美抒发了出来。这种乡土性、情感性的完美表达也正是戏的教化意义的动人之由。
此外,该剧对男女主角人物刻画也值得一提。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柯凡认为,该剧对秀芬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在性格变化方面很有层次。刚开始他们两个人是真心相爱,随着周桂春的升迁,秀芬作为一个乡村姑娘,内心是有一些自卑的,当她发现桂春提出离婚的决然态度时,也就拾起尊严转身离开,并且多年来一个人坚强地生活,不接受桂春经济上的资助,但最后当自己心爱的人沦为阶下囚的时候,她不仅没有挖苦讽刺,反而吐露了自己多年对桂春的爱意和失望,塑造出这个女性丰富的性格特征。
张正贵认为,该剧对人性的开掘非常深刻,不是概念化、宣传性的,不是刻板地规划整个剧情安排,因此就突显出了两个字:”真“和”情“。剧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复杂多变。比如男主角前半生和后半生毁誉参半,是很有典型性的。”
精品意识出力作
近年来,为发扬光大诸城茂腔,市里大力开展诸城茂腔保护振兴工程,为这一非遗项目注入生机和活力,实现了重生和发展。以举办山东省(诸城)茂腔文化艺术节为媒介,以确立茂腔为山东三大剧种之一地位为契机,加强对诸城茂腔的资源开发、传播交流和队伍建设、剧目扩排,做好茂腔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茂腔《罗衫记》表演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引导各茂腔剧团立足我市丰富的大舜文化、超然文化、恐龙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改革创新文化,在加工整理、改编完善传统茂腔剧目的基础上,加强对新创茂腔剧目的支持引导,全市新创作了一批优秀茂腔剧目,由精品而品牌,文艺创作为文化兴市锦上添花。据舜龙艺术团团长韩鹏介绍,2016年11月,《失却的银婚》剧本定稿。确定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作曲等主创方案,并审慎地进行主要演员甄选。经过3个月的紧张排练,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于2017年3月10日在诸城市密州宾馆大礼堂首演。演出期间邀请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有关专家对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项目首演做了相关验收及意见指导。
2016年7月,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目前为止,已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首演、首演专家研讨会以及根据研讨会专家意见对剧本的修改及巡演等工作。截至目前,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已完成演出场次64场。观众达3万人以上。
为使剧目的艺术水平更好提高,舜龙艺术团实行了跨区域合作,整合盘活文化资源,力邀高水平艺术家参与到创作团队里来。该剧特邀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杨琨担任导演;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栾胜利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山东省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寇彬、王田力为舞美设计;山东省吕剧院卢绪峰担任灯光设计;张宁担任服装设计;刘志明担任化妆造型。所有主创人员都是目前山东省的一流专家,从而保证了该剧的创作质量。另外,该团还特邀了国家一级演员荆延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传承人一级演员孙红菊分别饰演了剧中男女主人公,他们的艺术水平和演唱风格为本剧的舞台呈现增添了光彩。
《失却的银婚》在北京的展演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法制晚报》《音乐周报》等重点媒体纷纷进行了各种报道,称赞《失却的银婚》“小剧种做出了大文章。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