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说的是作为一名医生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不论病人贫富贵贱,都要同样看待,行医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张健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里,从小父亲都用这些道理教导他,而父亲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张健的父亲张绪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学习中医,一生中始终以一颗仁者之心,在中医事业上默默耕耘。当年,退休后的张绪培拒绝了多家医院与药店的高薪聘请,选择回到中医院坐诊。他经常说,他对中医院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又怎么会为一己之利而舍弃自己的孩子呢?有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张健从医的道路自然顺理成章。1994年,在山东中医学院读书的张健在医院实习期间,遇到了莱阳中医药学校在院实习的杜冬梅,缘于一份对中医的热爱和彼此的相知,两人走在了一起。大学毕业后,两人结为连理。这时,杜冬梅已经是中医院的一名医生,并成为父亲张绪培的学术继承人,而张健则选择到眼科,成为一名眼科医生。
经过10余年的潜心耕耘,杜冬梅凭着对中医的热爱与领悟,在父亲的耐心指导和培养下,成为了一名有口皆碑的主治中医师。张健则多次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北大医院、省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在眼底病、眼科激光、造影、手术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多种激光手术方式填补了我市空白。那时,夫妻二人的女儿已经十岁,妻子又怀上了二胎,生活事业真可谓一帆风顺。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2007年秋天,怀孕六个月的杜冬梅突然吐血,检查结果是胃溃疡,经过治疗溃疡痊愈了。孩子顺利生下来之后,没过几个月,妻子觉得总是腹胀,再次检查,结果发现有腹水,多年从医的夫妻二人,当然明白腹水意味着什么。为进一步确诊,张健陪着妻子去济南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是一种少见的胃癌,并且已经腹膜腔转移。医生明确告诉他们,已经没有手术时机了。面对这样的结果,夫妻二人一下子从幸福的天堂跌落到地狱的边缘。
孩子嗷嗷待哺,事业刚刚有起色,命运却给两人这样一个当头棒喝。2008年中秋节,是张健最不愿回首的日子,妻子杜冬梅带着对未竟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子女的牵挂,离开了挚爱的亲人。妻子离去之后,张健几近崩溃,但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和对医院中医事业的忧虑,张健思虑再三,决定回到中医门诊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把父亲的学术经验传承下去。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纠结。当时,张健已经在眼科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事业如日中天,却要选择离开眼科转向中医,这对张健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对眼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然而面对已经苍老的父亲,面对院领导殷切的目光,张健毅然决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已是眼科副主任医师的张健,坐到中医诊室里为父亲侍诊,从头开始,与一味味中草药打交道,那种苦闷的心情无以言表。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与摸索,经过艰难的适应期,他克服心里种种障碍,终于重拾信心,投入到中医临床工作中,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眼病的理论与经验。张健也慢慢领悟到,中医在我们中国已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文化传统、民族记忆。
通过这些年中医的行医经验,张健在临床上更加得心用手,现在,张健已经被潍坊市卫计委确定为优秀中医学科骨干、诸城市首届名中医,担任我市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主任,是潍坊市中西结合协会风湿专业委员会和中医药协会治未病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的副主委,还是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外聘副教授。
作为一个中医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承下去,这是老一辈中医工作者的最大夙愿。自从妻子去世后,张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中医的兴趣和认识,女儿高考那年,主动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填报志愿时,她在自荐信里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我身上流淌着中医人的血液,我不能让爷爷和爸爸妈妈的心血在我这里断层,中医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的使命,我愿用一生去守候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记者 孔繁亮)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