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青
“有的党员干部落实上级和市委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不主动,打折扣、搞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不问没回音;有的行动迟缓,措施不实,推进不力,被动应付,导致工作久拖不决……”在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大会上,市委书记桑福岭的讲话直击我市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慵慢懒散作风,向“慢作为”亮剑。
“慢作为”,表面上看是办事效率不高,但折射出的却是部分党员干部本位主义严重的思想状态。究其成因:一是不想担当。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一种不想揽事、不愿多想事,甚至不愿干事的心态,认为只要不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就是工作达标。于是,应对工作的招数就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任务层层分解,把工作层层下推,把责任层层下移,将“履责”变“推责”,致使压力递减、推进无力、工作难见实效。磨洋工,慢慢来,既不犯法也不违规,其奈我何?二是不敢担当。少数干部心存明哲保身思想,认为现在工作要求高了,监督渠道多了,责任也大了,多一份事就多一份责任、多一份“风险”,怕干砸了影响自己的前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应对工作,尤其是面对难题和矛盾,能躲则躲,能推则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其为、不担其责。由“慢作为”而衍生的敷衍了事、玩“假把式”等现象,既削弱了政府部门的威望,也影响了城市发展,破坏了党员干部形象,必须坚决遏制。
要治愈“慢作为”,就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规矩与职责要求,要进行必要的自查自纠,通过群众提、自己查、上级点、互相找等多种方式查找问题、列出清单、积极整改;要进行科学的制度设置,把“慢作为”与绩效考核办法紧密挂钩,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立规矩、压责任,从思想上、管理上、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抵制“慢作为”,自觉养成过硬工作作风,在新常态下敢担当、高效率、有作为,真正地为民办事,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