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我们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企业不尽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用不了几年必然被淘汰。”在义和车桥有限公司会客室,董事长、总经理陈忠义跟记者谈起企业的发展情况,话里话外流露出浓厚的危机意识。
时代的企业
义和车桥是顺应制造业发展大势,快速崛起壮大的企业的典型代表。二十年来,义和车桥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小企业成长为全国车桥之王,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制造业粗放发展的黄金阶段已经过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而产品科技水平停滞不前,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效益走低。”陈忠义简单做了解释,“我觉得中国制造业大概有80%以上的企业存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改善管理,不加强科研,企业生存堪忧。”
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一个管理的时代。作为车桥生产企业的先行者,义和车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进入了国际市场,面对国外同行数倍于己的“人均年产值”,面对先进企业成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陈忠义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自2004年起,义和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探索:根据产品的不同类型,成立六个专业分厂,聘请行业专家对分厂业务进行指导,尽快提升工艺技术,完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着手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快企业发展,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招才引智 招院引所
“这种车削件以前球面要用砂轮打磨,设备损耗高,球面还不规则。现在以车代磨,省时省力,零件精确度还高。”义和车桥拉杆分厂总工毛鹏鹏从车间货架上拿起一个柱状零件给记者举例。这种零件大概七八公分长,顶端呈球状。
毛鹏鹏给记者介绍的“以车代磨”技术,是公司外聘专家杨开屈在义和实施的一项技术革新,仅此一项技术可减少设备25台,减少用工25人,节约资金数以百万计。
杨开屈,原重庆卡福汽车自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总工。曾组织起草全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标准。去年6月份,杨开屈应邀到义和工作,并成为义和外聘专家队伍的负责人。
不到一年时间,杨开屈先后实施了“以车代磨”、“以冷挤工艺代替热锻工艺”等多项技术革新,对义和车桥产品的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功不可没。
人才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在广泛吸纳高端人才的同时,义和车桥加强与各大院校的交流合作。自2010年开始,与山东大学合作,开设工程硕士培养课程。今年,义和车桥又与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汽车研究所合作,分别设立商用车桥研究所和乘用车桥研究所,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新试验平台的形成。
艰涩与新生
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企业需要有力的资金保障,需要管理、规划设计、专业技术、研发等多方面的人才。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改造更要花费大量的心血,付出细致而耐心的劳动,这注定是一个艰涩的过程。
“企业的转型升级很不容易。你能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那个人,找到人了你能不能落实改造资金,有了改造资金,你的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每一步都是一个坎儿。”陈忠义表情很严肃,“五年后,估计有一部分企业要倒下去。谁原地踏步,谁迟疑观望,谁必然被淘汰。”
义和的转型升级步伐走在了大多数企业的前列,但在陈忠义看来这远远不够。
2012年春节前夕,陈忠义远赴韩国ALORD公司参观访问,就设备、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互利互助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今年初,义和车桥几番与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天津分公司接触,并于3月中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从陈忠义密集的行程安排可以约略看出他心目中“企业转型”这副担子的分量。
这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企业,它的现状不错,它的前景看好,它已经有一股新生的力量。但它依然需要不懈地努力,走好前面的每一步。 (记者巩向红 通讯员肖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