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是“颜值”,文明家园是“气质”,郝家村从来都是内外兼修。
今年以来,郝家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建设项目上,投资100多万元,将村内所有街道和通往周边村的道路用柏油沥青罩面,并栽植绿化苗木、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实现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的“五化”目标;将村庄房屋全部粉刷并绘制了文化墙。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和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垃圾清运处理及时,无垃圾乱倒、粪便乱堆、柴草乱放、黑臭水体、违法焚烧秸秆等现象存在,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居住环境优美,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郝家村人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
说到郝家村人的素质高,从一个细节上就能体现出来。在郝家村的大街小巷,包括居民的房前屋后,很少能看到烟头、纸屑等垃圾,非常干净整洁,这在农村中是难能可贵的。吴金国毫不谦虚地说,我们村的环境卫生在全市农村中绝对是顶呱呱。
只有户户净,才有村村洁。农村娶妻嫁女都愿看“门风”。屋子洁净、庭院整齐,表明这家的主人必定是勤劳持家,是把过日子的好手。
郝家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都是村民自发维护和清扫出来的,只要谁看见路上脏了,都会主动打扫。“环保意识从孩子抓起,村里提出设立”义务劳动日“,在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每周六下午2:00集中组织中小学生干一些捡拾塑料袋、清扫门前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通过劳动的辛苦体会父母的不易,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憎恶,并教育他们既要讲究公共环境卫生,又要讲究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文明小公民。”吴金国告诉记者,目前该村的孩子们参加“义务劳动日”已成习惯,并回家主动做家务,当起了家庭卫生和文明行为的“小监督员”。这个延续下来的好习惯,也造就了今日郝家村的美好环境。
口袋、脑袋同步充实
在郝家村,人们能够感受到这里浓郁的文明气息。家庭美德建设带来了文明的村风,几十年来,全村没有不赡养老人现象,无邻里纠纷事件发生,郝家村没有一名上访的村民,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口袋富不算富,脑袋富、精神富才算真正富。近年来,村里不断加大投入,注重开展先进文化阵地建设,满足人们精神上需求的同时,引导和教育村民提高自身素质。”吴金国说,我们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面积80平方米、拥有图书3200多册的农家书屋,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为群众提供读书、上网、看电影的阵地。
在郝家村采访时,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文化版面,以及40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为农民开展业余活动创造了条件。一些宣传漫画、哲理故事,时刻提醒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邻里之间要相亲相近、相互关爱。
“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夜幕降临,村广场舞队的队员自发地来到“村民大舞台”上,跳起欢快的广场舞。这是郝家村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而搭建的“村民大舞台”。“村民大舞台”以村文化活动广场为主要载体,目前以妇女为主组建了22人的艺术团、80人的秧歌队、20多人的腰鼓队,队员们常常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村里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热闹非凡。
“吴书记,俺家媳妇一定要让俺住正屋,但是俺已经住惯了那间小屋,再说开春就翻盖新房了,俺住上几个月,等建好新房子就去正房住,你可别批评她,孩子可孝顺哩”。70多岁的彭学忠老人找到吴金国,他说的是郝家村的“硬政策”:家里的老人必须住正房,像这样的“硬政策”还有很多,处处彰显着郝家村的文明气质。
郝家村从根本上消除了歪风邪气,村里每年组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三八妇女节前召开全体妇女会议进行表彰奖励等这些活动,所有村民积极参与,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被评为“星级文明户”。
先进的文化提升着人们的素质,丰富多彩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经过多年的熏染,在郝家村,尊老爱幼已成自觉,邻里之间相互礼让蔚然成风,家庭和睦更是成了起码要求。在这样的良好风气下,村里婆媳老幼、街坊四邻、干部群众和谐共处,守望相助,一片安逸祥和的景象。
“郝家村每年大约有四五十万元的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放福利,每逢过节村里都会给村民发米、面、油等,农村居民合作医疗也由村里缴纳一多半,极大地减轻了村民的负担。村里每考上一个大学生就奖励1000元,房屋拆迁的,拆迁安置房的物业费也是有村集体收入承担。”吴金国向记者介绍村集体的收入情况。在郝家村很少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驻地的工业园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待遇颇丰。郝家村让每一个家庭都奔走在小康的路上。
“当家人”敢担当,功不可没
无论是郝家村的文明和谐,还是欣欣向荣的村风民风建设,郝家村能有如今令全国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优秀、有勇有谋、敢想敢干的当家人。
谈及郝家村农民富足的新生活,人们纷纷对老书记、“当家人”吴金国竖起大拇指,正是这个爱管事、善管事、能管事的吴金国,30年如一日,为郝家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吴金国从1984年进村委,担任过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并且一干就是30年。在他的带领下,郝家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大难”,到现在的全国文明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这些都离不开吴金国30年的努力与付出。曾经的郝家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九曲十八弯”,胡同都是半截的。199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吴金国决心改变现状,带领全村百姓走出困境。上任后,村里重新规划道路,他带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打通了村里的主干道,修缮了胡同,修通了下水道。也就在这一年,村里的债务也基本还清。
“我们这里是农村里的城市。”正如村民们说的那样,有了这样一支关键时刻能冲得上、战得胜的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吴金国以廉洁、务实、平凡的形象带出了一个好班子,形成了群众普遍拥护、乐于听话的局面,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我们村打算把闲置土地流转出来搞高效、设施农业,10月1日开的会,会后600多亩地就全部流转出来,这是村风民风的凝聚力,也是我们党组织有号召力、值得信赖的集中体现。”吴金国告诉我们。
2014年,61岁的吴金国决定不再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时年仅28岁的林峙刚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挑起这个重担。别看他年轻,干起活来可一点都不含糊。就在前不久,他就组织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对1万多平方米的道路重新进行了硬化,这一次的规格很高:道路全部用沥青铺设,路沿都用大理石,墙面全部粉刷,家家户户门前绿化。而这些工作,村里没有聘请一个外来施工者,是村里的老少爷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干出来的。“包括马路上的斑马线,都是俺们自己设计着画的。”村民赵德福作为其中一员,显得尤为自豪。
今日的郝家村,目之所及,村容整洁,景色宜人,一幅文明和谐的新画卷正从容运笔,一股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蔚然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国文明村镇”正在靓丽崛起!路在脚下,更在远方。我们相信,郝家村的文明之花会越开越艳。(记者 张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