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光
“以后每年还能领分红,俺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股东’。”11月15日,谈及我市正在实施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皇华镇皇华店社区皇华店村64岁的居民王富非常开心。
前不久,皇华镇皇华店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方案出炉,本次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对象是经营性净资产,一人一股,根据清产核资情况,可量化的净资产为493万元,股权总数1273股,每股净资产3873元。包括王富在内的该村1348名村民,以后每年都可从合作社领到一份分红。而这,正是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今年5月下旬,我市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单位之一。8月16日,我市确定密州街道繁华居委会、皇华镇皇华店等32个经联社(居委会)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单位。“试点的目的就是要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加快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市经管局局长王振全说,试点工作将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
据王振全介绍,本次确权颁证的主要是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一方面,要管好用好这些资产,防止集体资产被侵占、流失;另一方面,发挥其最大效能,把集体资产这个蛋糕做大的同时,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把家底摸清,这是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下达后,皇华店经联社经过清产核资,找出不少“隐形财富”。“这次清产核资增加了不少集体资产,总共有7大资产列在了村级账务本上。”皇华镇经管站站长杨丽伟告诉记者,此前皇华店以村集体出地入股、开发商开发楼盘的形式合作,可是后来不少沿街房没有销售出去,钱到不了账,就无法在村级账务上体现。
“现在我们用沿街商铺抵顶的方式赎回股权,折合成资产计入集体资产中,后续我们将把这些沿街房对外出租,增加集体资产。”皇华店社区党委书记张友明告诉记者,已经建完的4300平方米厂房,租赁给两个食品厂,每年有17.8万元的租金收益,再加上沿街商铺,集体资产年年增加是不成问题。
确权后,皇华店经联社成立诸城市皇华店股份经济合作社,1273名股民要有分红。合作社规定,以后每年的经营收益留足20%发展基金,剩余的可分红到户。
密州街道繁华居委会是典型的城中村,有利地形多已建成楼房对外出租,写字楼、酒店、鞋城、沿街房等经营性资产清清楚楚。很快,经营性净资产2087万元就量化到306户,723人的股民手中。
“现在居委会的总资产为6600多万元,每年收益有360万元。这部分钱每年让村里的原居民享受福利待遇,每年为符合条件的居民缴纳养老保险和免费查体等,剩余的钱就作为公积公益金用于再发展。”在居委会干了40多年会计的李砚年,告诉记者,现在薛馆路两侧已经购买了80亩的厂房土地,建造好的厂房用于对外出租获益。
不过,改革工作中最难突破的就是成员身份确定。“刚开展工作时,我几乎整晚睡不着觉,对股民的界定很不明晰,后来市里下达指导意见,‘一村一策’,分类实施,这样我们村里的界限就有了。”李砚年说,我们以2004年转入社区前的户口为界。一些分散到其他社区的老居民,占到经联社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都一一被统计了进来。83岁的闵繁魁就是其中一户,当年房屋拆迁后,他迁到了其他街道居住,离开村里20多年。不过,他的福利依然享有,每年居委会都会为他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
在皇华店经联社,核查中也清理出近百户不符合股民资格的成员。“有的村民身份被质疑,我们也经过排查和集体决议纳入进来。比如前些年有7名村民到乡镇企业打工,户口迁出,后来企业倒闭户口重新迁回村里,我们考虑到他们长期在村内居住,有宅基地,一致同意他们获得股民资格。”张友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