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天前,有人在微博上公然称,此次H7N9禽流感疫情“死不了几个人,连中国车祸千分之一都不到。”结果引来众多网友的吐槽。舆论普遍认为,这种言论有违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底线。虽然是极个别人的言论,但此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尊重,对待每个生命都应不放弃、不抛弃。目前,江苏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中,死亡者虽然还很少,但很多都是危重病人,我们必须以对每一个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来积极应对此次疫情,最终战胜病毒。
有人会拿目前的疫情与十年前的SARS作比较,并得出较为乐观的估计。回首十年前,SARS病毒也是突袭而至,在造成了数月的疫情伤害后,又无影无踪地消失了。一些专家据此认为,疫情往往来无影去无踪,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然而,当前的H7N9禽流感疫情还处于初期,其发展态势难以预料。所以,我们切不可寄望于病毒“自动消失”,而是要尽快通过科研攻关,拿出降伏病毒的“杀手锏”来。当然,对防控疫情的传统做法和成功经验也应高度重视,这方面,传统中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中医防疫,同样需要科研攻关,尽量避免一袋板蓝根“包打天下”的尴尬。
其实,人类一直在与疾病战斗。而每经历一次磨难和挫折,人类都会实现科学研究上的重大跃升。如天花病毒肆虐后,人们发明了种牛痘。霍乱几次大流行后,人类终于发现了罪魁霍乱弧菌。狂犬病疫苗、青霉素等发明,都是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最终掌握了制胜的武器。这次H7N9禽流感疫情,从病原体的发现到疾病最终确定,也都是科技支撑的结果。所以,我们更应把当前的禽流感疫情,当做科研攻关的一次考验,一次机遇,一次集结令,通过联合攻关、联手协作,加快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
实践证明,在重大考验面前,协同作战,力量往往最为强大。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许多科研部门已经打破条条框框,开展携手合作。如中科院已组织微生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等近十家单位,并与临床单位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合作,开展攻关。就在几天前,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也已获批加速上市。目前,中国流感监测网络400多个实验室,正密切监视病毒的变异情况。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付新病毒的新武器,或许不久就能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