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玮
身高只有1米55的马耀霞,站在80公分的工作台前,显得格外瘦小。别看她身材矮小,这位服装打版师获得的荣誉可不少: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东省技术能手、诸城市劳动模范、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市金牌职工,可谓荣誉傍身。
马耀霞从小喜欢做针线活,因为家里穷,她常常要捡表姐的衣服穿。自那时起,她就尝试着将衣服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穷孩子”马耀霞后来入了服装的行,从自己单干举步维艰到进入工厂上衣缝制车间成为流水线的女工,再到成长为希努尔男装股份有限公司女装部部长,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18年,她走的是一条“逆袭”之路。
刻苦学习 为梦想插上翅膀
刚进工厂时,身边人劝马耀霞:“千万别进做领子、上袖子这两道工序,进去了也要想办法调出来。”原因是这两道工序都是“面子工程”,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做不好还会受到警告和罚款。马耀霞却偏不,她刚进工厂时就看到车间黑板报上的表扬,是她的师傅获得了质量比武第一名。“我也想上黑板报,想被表扬。”就是怀着这样一种简单的想法,她坚持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认真揣摩操作手法,仔细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诀窍。马耀霞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在一年时间内把公司上下衣所有的工序了解学习透彻。她经常是凑合着吃点饭就学习,瞅准机会就练习,见到师傅就请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操作水平和技术工艺有了大幅提升。
两年后,马耀霞因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被调到产品质量控制部任抽检主任,主要负责女装车间产品质量的检验、帮助车间找出问题所在并指导提升产品质量。为完成这项“得罪人”的重任,她想了一个办法:从车间里选两件衣服,一件是员工按平常操作完成,另一件按照马耀霞的要求做,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踪,成衣后,让大家一起作评比。看到两件衣服的差距,大家从心底认可了她的工艺要求。
大胆创新 让技能创造财富
2002年,公司提出“做精品,争高端”发展战略。为配合战略实施,公司加大对职工技能考核力度,在公司缝制技术大比武中,马耀霞获得了上下衣技术全能第一名。这更坚定了她立足本职、踏实工作的决心。同年,公司开始在西装生产淡季接手外贸订单,马耀霞又被调入技术中心负责女装外贸样品试制工作。
马耀霞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只看你是不是用心去想、去做。调入技术中心后,马耀霞更加努力地学习、钻研、工作。她认真阅读领会客户的工艺标准,确保每道工序以及各个部位尺寸的准确性,送检样衣合格率达98%以上,大大提高了客户确认样衣的速度,为生产车间提供足够的生产周期,减少加班延点,并得到外贸客户的好评。在2006年做美国JCP大衣的过程中,马耀霞带领员工经过仔细研究和深入测试,提出四个创新:根据不同的面料配备不同的衬布,尤其是大衣面料本身就厚重,再粘上普通西装的衬布,成衣后整体衣服古板。重新配备衬布后,不仅每件大衣成本降低了2元多,衣服穿起来也更美观;将原先的毛裁净改变为测好面料缩率加进样板,每年可节约工时费和面料成本20多万元;用面料的边角料替代袖棉材料,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浪费,每件衣服成本降低0.45元,每年为公司节省40多万元;在勾挂面里子的制作工艺中,研发制作专用设备,人员减少了一半,效率却提高了50%。
近年来,女装制版部根据公司承担的行业标准制订和课题研究,与车间一线职工多次试验,成功解决了两袖笼左右不对称、两袖位置前后不一、手开单开线兜易毛漏等多个工艺难题,参与国家女大衣、衬衣的课题研究和女长裤标准的制定,并成功完成创新项目8项,参与国家课题研究13项,累计为公司创造效益160余万元。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