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 本报评论员
今年省委、省政府和潍坊市委、市政府开始推动“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向“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升级。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安排部署的具体行动,对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走在前列为目标,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发展农村产业和村级经济为支撑,丰富村庄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建设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绘就和谐乡村幸福画卷。
建设美丽乡村,要不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站在对发展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的高度,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群众的民心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干部的作风工程”来抓,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构建起全面高效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确保5月底实现清垃圾、清杂物、清乱搭乱建、清庭院“四清”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要不断提升标准化创建水平,坚持分类、分阶段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里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创建任务,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2017年全市60%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及以上标准,2020年所有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及以上标准,比潍坊市提前两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今年全市要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争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潍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打造一批经得起检验的精品。
建设美丽乡村,要不断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真落实《农村新型示范社区超越计划》,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村居管理自治化、土地利用集约化、集体经济实体化、社区服务扁平化。开展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瞄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推动服务内容由“碎片化”转向“整体性”,服务方式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
建设美丽乡村,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扶贫攻坚工作成果。要牢固树立源头治贫、稳定脱贫、长效扶贫的观念,紧扣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这个核心,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着力增强脱贫户、脱贫村“造血功能”,坚持产业扶贫不松、帮扶队伍不散、帮扶政策不变,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努力在解决相对贫困上实现新突破,让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