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焕义和95岁的奶奶
在舜王街道九台社区一处占地两亩的养殖场里,九十五岁的王郑氏一大早便在院子里翻弄柴草。“奶奶从不闲着,要么晒晒柴草,要么缝缝衣物,可勤快呢。”老人的孙子王焕义告诉记者。
四十四岁的王焕义说:“自打父亲过世后,已经伺候奶奶十个年头了,都说父母在,不远行,虽然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可奶奶还在,她年龄大了,身边离不开人,我也没法出去工作,干脆就在家里办了个小型养殖场,赚点收入的同时,伺候老人也方便。”进屋后,老人脱鞋上炕盘坐在褥子上,从容地整理着衣帽。王焕义告诉记者,他奶奶生活一直能够自理,视力、记忆力都很好,只是这几年听力有些不行了,跟她说话的时候需要大声才行。
“奶奶从三十一岁开始守寡,辛苦拉扯我父亲和姑姑,零三年我父亲过世,姑姑也得了半身不遂。在遭受了双重打击后,奶奶依然坚强地帮我照料着这个小家,如今都九十多岁了,还经常帮我们热饭、收拾卫生。”说话间,王焕义递给奶奶一支烟,奶奶接过烟卷却没有点燃,而是小心翼翼地放在身旁的一个小木匣子里。“奶奶平时喜欢抽口烟,虽然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可这么大岁数了,我们也不愿勉强她,就遂她愿。平时她都不舍得一次抽完,而是抽一半,剩余的一半都是放在小木匣子里,下次再抽。”王焕义告诉记者。
王焕义介绍到,妻子平时在服装厂打工,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养猪、养牛还有地里的活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张罗,尽管生活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很重,但年迈的奶奶是他的精神支柱,是她给了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现在就想在奶奶有生之年,尽力让她生活过得更好一点。”王焕义说。
一生支撑这个多舛之家、膏油耗尽的奶奶,表情平静地盘坐在炕上,孙子的叙述似乎与她毫不相干。正是阴冷的天气,屋内生着炉子,很是暖和。这盆象征孙辈感恩的炉火,温暖着老人余生,也在社区里传为美谈。 (记者 张泽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