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诸城评论 > 我们不必为社交不够而自卑

我们不必为社交不够而自卑

2016-10-23 10:05:37 来源:诸城新闻网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喜欢“独处”。一个人待在家,一个人逛街看电影,一个人旅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65.7%的受访者喜欢独处,41.7%的受访者独处时间比较多,不喜欢独处的受访者仅占18.1%。(《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
  “热衷独处”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它跟很多外部因素有关: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成本高,下班后没太多时间呼朋引伴;网络社群形成了各种“志同道合的想象共同体”;年轻人中独生子女多,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独立的习惯……而且,一场社交宴席散去,仍是无尽的落寞与空虚,搞上几次,参与者自然厌倦了。
  在谈及为什么喜欢独处时,62.6%的受访者认为在独处中能获得内心平静。这些年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消费主义裹挟了民众的精神意志,很多被动地卷入“流行”之中。在如此背景下,必要的“独处”有助于回答这样的社会命题:怎样避免被时代的浪潮裹挟,因此丧失自我?
    哲学家叔本华有过关于社交和独处的名言:“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褒扬“独处”,不是说要与时代隔绝,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强调在这个时代里,格外需要一些独处的精神,有一些独处的意识。通过独处,能够衡量自我价值,更好地“燃烧”生命,不为不必要的社交耗费时间和才华,不在经营酒桌朋友的过程中忘记理想——这是当下应有的一种生存本领。
  “独处”是一种内心的主动选择:拒绝喝一顿、吃一顿的邀请,不意味着“不合群”;如果觉得社交之后浑身疲惫与无聊,不妨勇敢地说不。“不善于”呼朋引伴,并不需要为之羞愧,不必因社交不多而自卑。我们或许只是不愿意迎合群体的偏好,获得所谓的那点满足感。
  内心的平静、自主的兴趣、独立的能力,都是健全之人追求生命成色时不能缺少的。太沉迷于物质世界,容易丧失对自我精神的砥砺。独处更有利于挖掘内心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感知丰富的外部世界。社交只是生命的一种过程与工具,而生命不能成为社交的奴隶。一些年轻人更热衷“独处”,终究比沉迷“社交”更富有意义。
     
           (毕诗成)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