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界别协商会现场
今年前8月全省立案1.5万起
造成损失6.1亿元
响一声便挂的170电话、中奖的短信、猜猜我是谁、冒充公安人员说你洗钱、“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把那笔钱打给xx公司……好多市民都曾接到过这样的电信网络诈骗信息,轻则损失财物,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就在9月19日,省城好几位学生家长接到自称是孩子“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摔倒了,被送往齐鲁医院手术,让家长往一个“齐鲁医院建行”的账户上打款……
省政协委员、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连祥昨天告诉记者,从已经公开的信息看,国内接到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的人占到总人口的30%,也就是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接到过诈骗信息。
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主任李民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山东省电信网络诈骗立案2.1万起,造成损失8.9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43%和63%。今年1-8月,全省立案1.5万起,造成损失6.1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7.2%和13.8%。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
有高校一年累计被诈骗百万
省教育厅总督学孟庆旭表示,今年5月份,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处和思政处有侧重地抽查了全省30所高校和7地市教育局,对电信网络诈骗现象进行了摸底排查。
“排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电信网络诈骗现象,中小学涉案很少。对涉世不深、防范意识较差的学生来讲,电信网络诈骗让他们苦不堪言。”孟庆旭说,尽管个人被骗金额不算太大,大多数在几十元几百元之间,有些上千元个别在万元以上;但被诈骗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据某一省属高校属地派出所统计,某高校一年因电信网络被诈骗的学生报案金额累计在百万元以上!”
而校园内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主要有法院传票,猜猜我是谁、短信直接汇款、盗qq号冒充熟人、虚假中奖、“入会”服务、编造亲朋事故、假称在银行的账户涉嫌犯罪、吸费电话、恐吓敲诈、钓鱼网站、视频交友、网上购物、不良网贷等。
“造成学生屡屡被骗的原因,一是诈骗形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学生防范意识较差;二是有些诈骗形式如网购、不良网贷的,通过网上网下的蛊惑宣传,对具有较强消费欲望而又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是大多数诈骗金额达不到6000元立案标准,学生报案后很难破获,增强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孟庆旭说。
处罚偏弱不利打击
建议专门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李民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远程无接触、空间跨度大、手法翻新快、犯罪链条长、专业程度高、危害后果重,案件高发难破、多发难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李连祥则告诉记者,他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除了目前移动支付体系不完善、核心单位监管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量刑轻取证难,也是造成此类案件高发的关键因素。“移动运营商追求利润,目前还没有全部实现实名;银行也是治理电信网络犯罪的核心单位,钱都是从银行取走的,还存在监管不足;另外骗子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离不开众多单位中有些人谋取私利。”
针对互联网信息泄露等现象,莱商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李华珍建议,加强立法,从顶层设计角度,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专门立法;建立大数据及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追究和问责机制,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窃取、和贩卖大数据及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
省政协委员、民革青岛市委秘书长王夕源认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建立银行开办“假账户”的责任追究机制,一旦发生诈骗行为,谁给开的户,这位银行职员就要负责,包括负责把诈骗的款项追回来。
170、171号段全部重新实名登记
近期组织打击“伪基站”专项行动
此外,李民还介绍说,下一步省公安厅将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近期省公安厅将组织开展打击“伪基站”专项行动。在装备“鹰眼”盒子、“麒麟”系统和启用“凌盾”设施的同时,加紧研发反电信网络诈骗技术防范平台,强化事前预警、事中阻止、事后追击。
尽快全面落实电信业务实名制(目前实名制已经完成94%,年底前全部完成),重点对170、171等虚拟运营商号段全部重新进行实名登记,严控同一用户办理电话卡数量,规范一号通、商务总机、400等重点电信市场业务,加大改号软件清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