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的发展,让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但是,这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并不能降低他们求职的难度。根据《2016大学生就业调查》统计,今年9月将会有1000万大学生要加入就业大军,互联网、游戏行业的竞争力度进一步加大,而曾经对毕业生有大量用人需求的贸易、服装、制造业则因为自身行业的转型而缩减招聘力度。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求职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原因并非仅限于此。据一份针对企业人才招聘的调查显示;67.2%的企业认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很难很快胜任他们所应聘的工作。而45%的企业则表示企业内部的培训成本在近两年持续增加,用以帮助大学生尽快成长。一位企业高管就表示,不少本科、甚至硕士毕业生的理论专业知识过于陈旧,且没有实际应用经验。“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重新给他们灌输最新的专业知识,也不知道是现在学校教的有问题,还是他们自己没有学好。”这位高管有些无奈的说道。
实际上,大学教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已经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教育有关部门也已经针对这一情况做出了反应。日前,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调减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的专业,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集群汇聚。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可见教育部门对高校专业整改的决心。
但是,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又该如何去做呢?完全以就业需求来要求高等教育吗?学生考大学、拿文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相对丰厚的收入。但大学同时也是科研单位,要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就曾说过,如果高校办学单纯从“就业”出发,那么大学就会变成职业培训所。很有可能什么专业热门、好就业,大学就一窝蜂开设什么专业,结果是专业开设重复,大学缺乏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却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这显然不是专业更新升级的目的。同时作为学术研究基地,教研开发人员并没有太多机会深入企业,缺乏对企业需求的揣摩,即使开展职业课程,与企业实际需求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弘成教育集团董事长黄波表示,学校与就业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差距,需要靠企业和民营机构来填补。作为互联网教育企业,弘成集团一方面清楚目前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一方面也了解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且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教育资源。高校和继续教育院校不妨在保留学术研究风格的基础上,同这样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展开合作,引进网络教学平台和职业课程资源,这样即可保留高等院校的科研性质,又能满足学生及企业需求,实现人才的多元化输出。据悉,仅在今年,江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渤海大学等20余家高等院校便与弘成展开技术、课程、资源等多方面合作,使教学更丰富、更符合社会的发展与职业需求。
当然,能否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其关键还在于院校的发展思路。在今天,依然维持旧有的办学方案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只有积极创新,找到科研与职业培养的平衡,才能为各个行业领域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也才会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树立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品牌。
关注更多弘成教育信息,请扫描弘成教育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