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熙良
记者 王槐德
“2012年4月28日,基于对‘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认同和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变革的现实需求,诸城市整体加入新教育,开始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域一体推进新教育实验。”近日,诸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熙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熙良介绍,为快速融入新教育实验大家庭,诸城市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教科所,在各学校设立了教科室,把新教育实验研究作为其主要职能,全面加强引领、展示、督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新教育实验行动研究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机制和实施路径,引导全市409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新教育实验,逐步构建起以“全域一体化推进、学校品牌化发展、教室生命化建构”为发展路径,以“打造关键人物、聚焦关键动作、整合关键资源”为主要策略的县域推进体系。
文化立魂,让土壤更肥沃
一校一品牌,让文化浸润心灵。牢牢抓住校长这一关键人物,让校长做新教育实验的引领者和先行者。4年来,先后组织校长赴海门等地学习培训达500多人次;选派优秀校长到清华附小等名校挂职学习、跟岗锻炼110多人次。2015年起,每月举行一次“校长论坛”,分学段全员展示新教育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丰富办学智慧。校长领导力和执行力的提升,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各学校坚持生命立场,从观念、制度、环境、课程等方面提炼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体系。枳沟小学围绕“科技创新”建设学校文化,开展科技制作、趣味实验、实践调查、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让一所农村小学成为“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大源学校依时令举办“春耕文化节”“夏耘艺术节”“秋收狂欢节”“冬藏品书节”,让学校的绿色生态教育有了“节气”。
一班一特色,让生命尽情绽放。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实施课堂开放、缔造完美教室”活动,以课例研究助推教师“三专”发展,让生活于同一间教室的师生,思考自己的班级文化,以新的教室生态,凝聚师生,发展生命。文化路小学教师王增霞和一朵朵小风信子,共同建设以爱与关注为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繁华中学向日葵班的家书课程、第一小学笋芽班的班级生日庆典、密州路学校孙思邈班的“共好”节,使每个生命尽情绽放。
一书一世界,让阅读改变生活。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高效海量阅读工程”,让学生在“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中,伴着书香扎下深厚的根基。2012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更新学校图书。建立20个流动书屋,把208个农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变成学生的读书乐园,各学校全天候开放图书室、在楼道设立图书吧,各班级设立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等活动。各学校还通过配备电子阅读机、微信推送书目等“互联网+”的方式,让师生和家长便捷阅读。把高效海量阅读理念落实到所有学科,让阅读根植于每一堂课。其中,每节语文课拿出5至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每周拿出1至2节课进行集中阅读。每年举行一届“千百十”读书表彰活动,即评选表彰一千名“读书之星”、一百个“书香家庭”、十个“书香校园”,让学生带动家长,让家庭影响社会,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还提倡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个性的阅读活动,明诚学校把传统文化诵读排进课程表,融入活动中;实验初中的“图书超市”和班级“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在缕缕书香中成长。
习惯厚基,让根系更发达
把推进每月一事作为生命成长的“根系”来呵护培养,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习惯培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生有用的东西。
尊重差异,选准切入点。尊重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选准切入点,阶梯化推进。学前教育阶段,重点培养良好的生活、安全习惯;小学和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读书、写字、艺术、健身等习惯;高中阶段则突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人生规划、创新思维等习惯。不同学校因校制宜,切入点各异,实验幼儿园从“上下楼梯”“过马路”等切入,通过阅读绘本、参观消防大队等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石桥子小学从“写好字”入手,让学生在一横一竖的练习中,体悟方正做人的道理;诸城一中开展“农村三日行”“学子企业行”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立足课程,夯实落脚点。立足学科融合和课堂渗透,构建起内容丰富、相互融合的综合课程体系,夯实习惯培养的落脚点,让课程真正发挥出1+1>2的育人功能。文化路小学由阅读、艺术、游戏、电影、实践等构成的“爱课程”,将每月一事与学校儿童诗性教育相结合;龙源学校以面点社团、校园劳动岗位等持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这些课程为“每月一事”进课堂、习惯培养常态化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深度融合,培育生长点。在立足学校特色,把各类育人资源及新教育各大行动融入“每月一事”日常推进的基础上,2016年初,按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丰富每月一事内涵,在融合推进中培育新的生长点。第一小学将身心健康与每月一事相融合,关注师生的精神交流和心灵对话,在习惯培养中学会欣赏自己、悦纳他人;明德学校充分挖掘舜德资源,以传统文化点亮学生良好品行;实验小学郑连叶老师把审美情趣和每月一事相融合,围绕每月一事主题创作了20多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养成习惯,润泽品质。
个性发展,让枝叶更繁茂
研发卓越课程,满足成长的需求。邀请教育部课程中心、新教育研究院等课程建设专家,多次来诸城进行实地调研,立足各校特色,逐一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规划。各学校高端定位、聚焦优势、深度整合,逐渐形成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卓越课程体系。府前街小学的“行知课程”、实验初中的“三和课程”、城北学校的“东坡文化课程”、百尺河初中的“日记文化课程”等都充分彰显了办学特色,对学生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每年都组织评选“精品课程”,对特别优秀的课程,实行全域选修,发挥其最大育人功能。
构筑理想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始终把课堂作为推进新教育的主阵地,将课堂改革优秀教师作为推荐参评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前置条件,引导激励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聚焦教学关键问题,以“六个维度”“三重境界”确立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基于数据开展课堂观察。组建研究共同体,以专业阅读、总结反思等行动,提炼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小学语文“自主互动、赏评结合”、初中地理“四图自主学习”、高中生物“体验式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法。实施课堂开放,各学校每周固定时间,所有课堂全部开放,教师、家长可以自主选择进课堂听课,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广大学生在理想课堂中,实现了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彰显师生个性,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新教育十大行动中,各学校依托优势,突出重点项目,精准发力,量身打造独具特色的行动路径。密州路学校把科技教育与聆听窗外声音、缔造完美教室结合起来,一个个生命成长的故事在“屠呦呦班”“钱学森班”悄然发生。广大教师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点亮学生的成长梦想。特殊教育学校刘艳老师用舞蹈艺术,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窗,带领9名学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风华少年”“科技少年”“读书达人”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身潜能,在行动和坚持中成为最好的自己,涌现出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魏志方、“独获六项国家专利的小发明家”金俊、“山东省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武大为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力量共聚,让环境更优越
投入先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总投入99.66亿元,年均增长11.12%;2013年底,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新招聘教师优先向农村学校倾斜。仅2015年,就招聘新教师513人,其中分配到农村学校310人。提高城乡学校信息化水平,建成全省首家基础教育云计算中心,实现专用光纤千兆到学校、百兆到桌面;加强学校高清录播教室建设,推进“城乡同上一堂课”,优质教育资源得到统筹和共享。
机制跟进,共推教育内涵发展。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建立了13个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在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研活动等方面互联互通。2014年,又将外环路以内镇街所属的5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收归市直管理,有效破解了城区学校二元结构问题。积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起“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群体活力。
社会参与,共建孩子成长乐园。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以亲子共成长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家校合作共育。借助手心网、教育微信等平台,推送每日晨诵内容,引领亲子共读。充分利用本土自然和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宫、社会实践基地等,把学生从学校小课堂带到社会大课堂。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涌现出北汽福田、山东大源、红星建筑等一大批捐资助教典型。另外,新教育基金会捐建的17个童书馆、20间“SPARK”全球网络英语教室、萤火虫亲子共读等公益项目正在为我市教育发展散发着光和热……
李熙良还介绍,公平和谐、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既保障了学生的幸福成长,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我市中小学教育连续多年在潍坊市群众满意度和家长满意度测评中列各县市之首。新教育是一场美好的相遇,在共赴美好的旅程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每个生命都朝向幸福完整,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