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GDP时代,领导干部的12种干法》成“两学一做”热门读物
《后GDP时代,领导干部的12种干法》,路大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两学一做”,不管是重温党章,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落脚点都在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上,而做合格党员,精髓在于一个“干”字。从“三严三实” 到 “十三五”、“四个全面”,再到“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光靠高音喇叭一层一层往下传,也不能仅靠文件一份一份往下发,更不能靠简单的表态,正如路大虎先生在其最新著作《后GDP时代,领导干部的12种干法》中指出的,“两学一做”,关键在干,在实干。不但要“实干”,还要在“干实”!
应该说,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各级党员干部、公务人员面临的不确定、困难和挑战更大了,这就更需要培养一批有政治敏锐、能深刻理解把握中央和上级精神,能执行、善操作的先锋榜样干部。早在2015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大幕就已开启。“四个全面”和“三严三实”全新环境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国有企业,8700多万名党员将面临全新的挑战,也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正如路大虎先生在其力作中所提,如何解决心态上不想干、能力不会干、执行上干不好、结果上干不对、出事不会息事的种种问题,如何把握党员干部思维、行为中的痛点、难点、盲点、困惑点、关键点、着力点、突破点、制胜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严管理干部队伍,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一向是党和政府在组织建设方面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再次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指示。“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个道理,我讲过多次了。”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建设事业的重心,以至于一些地方和部分领导干部一切唯GDP论,只顾GDP的增长,而不顾地方是否有有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民生是否有实际改善,这就是传统的、过时的政绩思维。当前,有些地方和干部的心态还是GDP时代的心态:唯GDP论英雄,不切实际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追逐GDP排名,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和人的生命为代价。
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河南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首次见诸报端,成为我国治政的新理念之一。笔者以为,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后GDP时代”。
后GDP时代,自然有后GDP时代的新思维、新观念、新干法、新考核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政绩“既要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应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月25日的座谈会上也指出:“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不能没有GDP。当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还要更加关注另外一些指标。”而这些指标,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领导干部思维、行为模式。
干事,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方法技巧,遵循一定的原理,不偏离某些既定的思想方针,才能干出成效。在“后GDP”时代到来之际,为了解答领导干部“不想干事,想干事却理不清思路、找不到门路、走不出事业路”的种种疑惑,路大虎先生继《新行政精神改变中国》、《实干精神》、《做群众信服的合格党员》后,又出版了《后GDP时代,领导干部的12种干法》一书。在书中,路大虎提出了“后GDP时代,干部12个干事法则”:想干事、真干事、不怕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善谋事、干对事、会共事、干成事、不出事、善补事。虽然每一个法则只有三个字,但背后却蕴含了路大虎先生多年来对政府执行力研究以及给上百家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授课和对成千上万个官员案例分析的智慧。这本书夹叙夹议,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最新的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干事的原则方法、为官道理,是一本十足的干货,可以作为广大领导干部的从政指南,帮助广大官员干部拓清行政思路,扎扎实实地把“两学一做”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