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
□ 大众日报评论员
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贯穿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就要把推进结构性改革摆到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引领经济结构迈上新台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法。全面审视、辨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难题,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问题矛盾错综交织,破解起来既需要长远战略谋划,也离不开精准有效的战术攻坚。从战略上看,经济结构的跃升,新旧动能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塑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新与旧、高与低、先进与落后,必然要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的战略相持,不可能速胜,必须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而从战术上讲,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些诸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等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拖得越久,风险就越大,必须采取讲速度、讲效率、讲彻底的科学作战方式,以一场场不折不扣的歼灭战来解决。总而言之,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持久战与歼灭战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又要找准关键点和突破口,精准发力、务求实效,进一步集聚和有效释放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结构性改革,无论是打好持久战还是歼灭战,首先考验的是战略定力。转调一线的同志都清楚,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起,但也急不来、慌不得,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力,不为一时速度波动而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当前,一些地方不再纠结于GDP数字的些许起落,坚定不移地腾笼换鸟,产业结构和供给层次均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一些企业为一个新技术十年磨一剑,最终拔得国内行业技术头筹。心态不稳,定力不足,彷徨不前,走回头路,只会让经济结构调整半途而废,还可能留下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积聚等“后遗症”。推进结构性改革,一定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中定与变的关系、稳与进的平衡,既有定力定见,又能积极作为,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持久战,打好歼灭战,“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主战场。从山东经济结构调整大局来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是结构性矛盾问题的集中体现,是结构性改革要害所在,也是山东经济转型最难啃的“硬骨头”。去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但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长远还有利于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还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可以说,把这些“硬骨头”啃掉了,经济结构中的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把今年经济工作抓好抓实,就要拿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展开,确保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坚持持久战,打好歼灭战,必须科学谋划、周密安排,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靶向确定了才能找准症结,底数摸清了才能有的放矢。推进结构性改革,全省各地区位因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家底不一样,面对的实际困难各有不同。一些地方可能在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上任务较重,而一些地方则可能急需在补齐短板上多下功夫;一些地方需要努力提高供给质量和层次,而一些地方则需要努力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中央、省委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政策。只要我们吃透精神、把握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因企制宜,结合各自的情况,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就一定能为坚决打好持久战和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稿件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