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半生,徒换一房。更何况,建了还不能常住,有这闲钱,不如投资理财去呢。村子空荡荡,屋子亮堂堂,看起来,这借债盖楼的戏码,怎么计算都是亏得无以复加。
理论上说,这确实是劳心费力的浪费:家庭生计未曾改观,农村资源未能节约。借债太多,压力山大。不过,农村“闲置房”,何尝不是中国居民的生存镜像呢?此前,有研究机构就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变动趋势的最新调研成果显示,2015年中国家庭平均资产水平为91.9万元,其中房产占比高达69.2%,是美国的两倍还多。至于已成“库存”的城镇闲置房,地产大佬更放狠话称,“库存近7亿平方米,难消化的只能炸掉”。可见,拼命盖房子、料定居民会拼命买房子、进而营造出“房产即家当”的氛围,城与乡,都一样。
当然,专家照例说得轻佻而高蹈,劝大家不要跟风攀比,不然影响脱贫进程。其实呢,农村的这些“闲置房”,比城市里孤魂野鬼般的空置房,要温暖得多、有价值得多。逢年过节,谁不渴望回家呢。既然城市安顿不了农民工的安居梦,那么,操劳一年,在自家大房子里睡一觉,可能比什么都安心。下面这些村民的话,可能比大道理更直抵人心——“家是什么?就是房子、老婆、孩子呗,有房子就有个念想,农村人都认这个理。”“越是到老了,越没有本事出去挣钱,越建不起房,所以大家都宁愿早点借钱建房子,趁年轻出去打工还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30个省267个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0.94%的农民希望留在农村。故土难离,叶落归根。有了房子,才能娶得上媳妇;有了房子,才能立得住脚跟;有了房子,才能有个退路和念想……这房子纵使闲置多日,谁说只是攀比赌气的形式呢?
至于农民建房梦之沉重,跟市民房奴路之艰辛,基本也就是异曲同工的意思。既然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那么,似乎也没有理由阻挡其在故土建房的合法意愿。农村的房子,纵使够不着审美的潮流,却承载着最醇美的乡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是开发商批量生产出来的,而是全家人辛勤拼搏建设的。买房也好,建房也罢,不过就是安身立命的梦想——在农村,这样的梦想更容易落地生根,更不易潇洒归零。
试想,如果真能进得了城、安得了家、落得了户、生得了根,他们,何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后的大山深处,盖一所孤零零的农家小楼?住房消费要引导,城乡皆然。不过,有关农村“闲置房”的话题,别忘了,乡愁可是经济学算不清的账。 文/邓海建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