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马路丐帮”难于治理是客观事实。一则,“马路丐帮”属于流动行乞,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我”,监管部门难以抓现行。二则,国内许多城市并无禁止在机动车道乞讨的法律条文。因此,即使是公众不堪“马路丐帮”的讨扰,愤而报警,民警也只能依据交通法规,对行乞者予以口头教育、劝离,并不能以儆效尤。这些都在客观上助长了马路行乞行为的破窗。
“马路丐帮”就好比安在马路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试想,每当遇到红绿灯,车前车后就变成乞讨的“菜市场”,这样的交通环境能安全么?更何况,放任“马路丐帮”,其危害并不止是让车主损失三五元钱、遭遇几个白眼影响出行好心情,更大的危害在于,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因此,“马路丐帮”再难治,有关部门也必须要迎难而上,予以肃清。否则,将会有更多的马路行乞“升级”到“马路强讨”,发生更多的交通悲剧。
但遗憾的是,相关部门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放大“马路丐帮”的治理难度。比如,没有法律撑腰,公安、交警部门只能对交通路口乞讨者进行教育、劝导;即使涉嫌敲诈,“马路丐帮”的作案金额,也只是5元、10元,难以构成犯罪,等等。客观地说,这些都是执法遭遇的实际困难,但即便如此,相关部门也不是无计可施。新闻中强调,有交警执勤的路口,“马路丐帮”就不敢胡来。可见,对“马路丐帮”而言,执法并不是没有威慑力。假若,相关部门拿出城管治理小贩占道的劲头,严肃执勤、严格执法,还愁搞不定“马路丐帮”么?从这个角度看,放大“马路丐帮”难治,也是惰性监管的并发症。
现实中,总有一些机关单位有意无意的夸大工作困难,而不是付诸努力,点滴前行。比如,一谈到足球难以冲出亚洲,足协就会拿出“青训落后、足球环境差、球员不职业”等困难,与公众分享。而在抓改革、抓落实,在微观层面一点点的改善足球环境方面,却缺乏建树;每当谈到“提速降费”,运营商总能堆出万千困难,而具体到执行,公众享受的只是夜间流量礼包、“提速不降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所谓的“困难”,又何尝不是惰性并发症呢?
总之,“道虽迩,不行不至”。治理“马路丐帮”如此,对改革路上的其它硬骨头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