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市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正在加快110千伏皇华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确保11月建成投运。该变电站建成运行后,将有效优化我市东南部电网布局,满足皇华镇及周边区域负荷增长需求,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这是该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超前建设保障电力供应
目前,我市电网实现了由潍坊、日照、莱芜和青岛五路供电,形成了以1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4座220千伏变电站环网主供、11座11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高电压、大环网、低损耗、高效率”的供电格局,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全市变电总容量达到457万千伏安,可充分满足全市未来5—10年的用电需求。
自1958年诸城通电到2012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启动之前,历时55年,全市共投建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1727台,农村配变容量18.33万千伏安,农村户均容量仅为0.53。新一轮农网改造启动以来,市供电公司共完成农网投资近5亿元,累计改造用电村1250个,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增加到2694台,农村配变总容量增加到41.77万千伏安,农村户均容量提升至1.193千伏安,分别比改造前增长56%、128%和125%,相当于再造一个农村电网,基本满足了农村各类用电需求。
为更好地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今年,市供电公司电网建设再提速,做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山东换流站诸城段线路、密州-智圣500千伏输电线路、潍坊-诸城220千伏双回线路建设工作。加快110千伏皇华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确保11月份投运,提升我市东南区域供电能力。加快推进“千村强网”,完成中低压配网投资1.235亿元,建设改造线路338公里、新增更换配变373台,改造用电村467个,实现我市1326个用电村全部改造升级,农村户均配电容量提升至1.45千伏安。实现全市供电能力新的飞跃,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环保提升电网效益
“诸城电网建设的质量是过硬的。”该公司运维检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诸城电网建设力度很大,每年工程进度都安排得很紧。”为提高施工质量和改造成效,公司严格网改项目“五五制”管理,积极争取“农网百佳工程”。同时全面推广“通用设计”,积极应用“通用设备”典型规范,提炼和推广标准化工艺。通过规划调整实现了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还注重开发应用科技项目,提高电网经济运行质量。目前,我市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多主变供电,N-1供电比率、有载调压率、开关无油化率、通讯光缆覆盖率、节能型主变比率均达到100%。
在加快新建项目的同时,供电公司还积极挖掘原有电网供电潜力,针对老旧变电站、线路输电瓶颈等薄弱环节,按照“升压、增容、换代、改线”的原则,实施整体改造和补强工程。同时,随着我市城区用电客户的增多以及用电负荷的大幅度增长,城区电网布局日趋复杂化,提高城区配网科技水平、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于提高城区供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市供电公司对城区电网进行了配网自动化改造和电缆入地工程,建成了覆盖全部城区的配网自动化网络,配网自动化主站实现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了配网线路故障自动定位、故障自动隔离、供电自动恢复。城区实现了横向拉手、纵向联络的“十横八纵”的“网格式”供电格局。
贴心服务惠农便民
针对这一状况,市供电公司坚持“民生用电优先,密集地区优先,情况严重优先”的原则,由公司领导、部门主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0个包靠小组,逐个台区进行现场“问诊把脉”,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实行“日跟踪、周通报”制度,明确治理要求、治理时限,强化全过程跟踪管控,确保治理工作按期完成。
石桥子镇原荆山前村居民刘海波家里种了18亩田,每年至少浇灌两次。据他介绍,以前开动一眼深井浇灌一亩地大约需要两小时,按当下每小时浇灌水费22元计算,一亩地浇一次需要40元左右,照此计算,他家每年浇地费用需要1400至1600元。而且引水灌溉时必须保证不中断,假如半途断电停水,形成二次重复,所需费用更多。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后,设备等级以及电压大幅提升,农村排灌供电质量与稳定性显著改观。
与此同时,为更好服务农村民生用电,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市34.6万户客户的三级供电服务包保体系,重点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及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建立特殊客户档案,主动为全市所有用电客户发放便民服务卡,实行点对点、一对一、零距离服务。
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建设、服务新农村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当前供电突出问题,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让全市电网更为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图为市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正在加快110千伏皇华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 (记者巩向红 通讯员王晓峰)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