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镇实施“农家书屋”惠民工程纪实
记者 孔繁亮 通讯员 王首诚
走进石桥子社区,漂亮的“农家书屋”引人注目,各个房间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浓浓的书香气息迎面扑来,让人不得不赞叹今日农村的新变化。
办好身边的“图书馆”
近年来,石桥子镇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惠民工程,全面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条件,丰富农村文化,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看报。2012年前,书屋设置在普通平房,藏书量少,种类少,阅读借阅环境也差,还难以避免出现图书受潮、受损的情况。2012年,镇里投资1000万元建设镇文化广场项目,社区“农家书屋”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大楼内。
新书屋一建成,镇里的机关、部门工作人员自发组织捐书活动,共筹集图书15000册,镇财政出资20余万元,新购置各类图书17000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很多关心支持,2013年,省新华书店和诸城市府前街小学分别捐赠图书8000册和6000册,市文化局、图书馆等单位也积极为新书屋教技术、跑资源。镇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书屋配齐设备,保证馆室正常运行。目前,书屋有图书5.5万余册,2005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占50%以上,所有图书资源纳入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
书屋免费开放,吸引广大群众走进书屋,享受优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新“农家书屋”建成开放以来,上门借阅图书的群众达5万多人次,借阅书籍6万多册。在书屋带动下,牌桌变书桌、彩票变图书、玩风变学风的读书风气正在石桥子镇广大农村悄然兴起。社区“农家书屋”在2014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农家书屋”。
做服务群众的“文化粮仓”
赵光彩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大学毕业后在石桥子镇刘家庄社区一干就是5年,也担任了5年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5年来,她热忱为农民服务,科学管理,认真负责,靠“农家书屋”这块根据地,把书送到了群众的手里,把知识传播到群众的心里,让“农家书屋”深入人心,也让读书在农村蔚然成风。
“现在,看书群众的多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民俗民风更加积极向上了。看到社区的进步,我心里非常高兴,也乐意当好他们的服务员。”赵光彩说。为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便利,书屋坚持全天开放,随时借阅。她每天除了完成例行工作外,还要整理图书几十次,既要在群众还书后将书检查、整理,又要在群众借书后整理好书架。每次增添新书,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在第一时间清点书籍,严格按照图书分类管理,以最快的时间将书籍上架分类,每一类别的图书都统一编号粘贴标签。这一系列简单重复的动作,她每次都做得很认真。在她看来,社区居民看书多了,提高了就业本领,增加了致富技能,生活会越来越好,社会也就越来越和谐。2014年,她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图书管理员。
繁荣农村文化的”大舞台“
今年,石桥子镇相继开展了“让读书走进人生”读者征文活动、市“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讲演比赛石桥子选拔赛、市“天益农资杯”第三届“百名优秀读者”石桥子镇评选活动、全民读书月活动、家庭教育、健康知识讲座等。共举办全民阅读活动16次,约3600人次参加活动。这些活动深受读者及群众的欢迎,促进了居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的提升。7月份还成功举办了“诸城市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石桥子专场”,全镇群众积极参与,成为一场全镇群众文化娱乐盛宴。
“农家书屋”不仅是群众学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文化粮仓”,还成为群众开展文娱活动的有效平台,极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群众心声提供了良好渠道,更弥补了长期以来农村文化的贫乏,给群众带来了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在群众中展现出了新的生活、新的面貌、新的风尚,社区精神文明风貌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