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工作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然而,由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各种眼疾的困扰,许多患者备受折磨。在诸城中医医院,有一位年轻的眼科专家正努力化科技春雨润百姓眼眸,他就是李峰。
1994年7月从泰山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他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1年间,他已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眼科医生成长为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还担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兼职讲师之职。
医术精湛 甘于奉献
眼科不像内外科和急诊科那样会经常碰见生死攸关的危险情况,出现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但是一些眼科急症如严重眼外伤、眼球破裂伤、穿通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也是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的,早一分钟治疗,就给患者增加一分复明的希望。来眼科就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病,饱受病痛折磨。每诊治一位病人,李峰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记得有天晚上10点左右,在家听班的他突然接到医院急诊电话,有名患者突然右眼视力下降。放下电话,就急匆匆地穿好衣服冒着冬天凛冽的寒风往医院赶。来到医院,他搓着有些冻僵的双手开始为病人诊治。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20天前因脑梗塞住院治疗。综合检查结果后,李峰考虑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必须急症入院进行手术治疗。老人听说需要手术,当时就面色凝重,手哆嗦个不停,李峰见状,握住患者的手鼓励道:“大叔,不要害怕,人吃五谷杂粮,上了岁数,出点毛病也是常有的事。您老人家要放平心态,配合治疗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患者听后不禁会心一笑,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当做完手术安顿好病人已是凌晨三点,想到上班后还有几台手术,他便赶紧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补充精力。
第二天上班后,因惦记着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先来到病房为患者进行检查,当确定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后,内心才松了一口气。患者及家属很是感激,当面要给予感谢,拿出红包就往李峰的口袋里塞,但他婉言谢绝道:“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求索不息的攀登者
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曾云: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这句话是李峰从医起时时铭记的求索箴言,鞭策着他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也使他在事业上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今的李峰,早已兑现了他当年设立的目标,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悬壶济世,造福社群。
为掌握前沿的眼科技术,李峰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1998年,在天津眼科医院进修,主攻斜视、弱视方面工作,学成后引进本市第一台同视机,提高了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2010年,又到同仁医院进修学习,主攻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眼底病的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眼底病激光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有非常高的造诣。
在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间,他主要从事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斜视弱视、眼底病的临床诊疗,参与并完成的省级科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潍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我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在工作的同时,他不忘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先后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10余篇。李峰领悟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建立起队伍,才能使学科得到长远发展。他在诊疗过程中,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和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低年资医生。经过多年努力,中医院眼科已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
心系基层 帮贫扶困
点麻药,在显微镜下开一个3毫米切口,用超乳仪吸出混浊的晶体,再把人工晶状体折叠放入后展开……这是一次白内障超乳手术的全过程。自2008年中医院与市残联联合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至今,李峰和同事们将这个过程重复了500多次,使500多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记得有一位来自桃林镇的80多岁的老太太,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医院做免费白内障复明筛查,她一个劲地问医生什么时候可以手术。然而经过检查,李峰发现,因为耽搁的时间太长,已无法施行白内障复明术。老太听完解释后,久久不愿离去,那失落的神情让李峰很痛心。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一定要到基层宣传白内障防治方法,让更多患者能及时诊治。为此,他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到乡镇开展义诊,给当地眼疾患者带去福音……
经过科室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医院眼科于1995年经我市科委批准为市眼病研究所,1998年、2000年分别被山东省卫生厅评审认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山东省眼科医师培训基地,2014年被我市卫生局批准为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担负着本市区内眼科医疗、教学、科研三大任务,已成为我市的名牌科室。在2014年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科综合水平已达“三甲”标准。
这其中有他多少汗水,他自己也数不清了。但是在成绩面前,他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他说:“现在是我医生职业的黄金年龄,我要继续以满怀的爱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工作中,永求进取,永攀高峰,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医学事业中,做守护人们健康的忠实卫士。”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