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师,农村苦不苦啊?”一个北京的小朋友这样问吕映红老师。“苦。”吕老师简单地回答。“那你怎么不来北京教书啊?”小朋友又问。“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啊!”吕老师回答说。这是枳沟小学教师吕映红参加“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颁奖礼时的一个小插曲。因为孩子的需要,因为对这些孩子的热爱,吕映红老师坚守农村教育28年,直到满头黑发爬上斑白;用心关爱每位学生,在教书的同时更不忘育人,她被誉为“老师妈妈”;她爱思考爱学习,只为在教学生涯中,不辜负学生们的殷殷期望……
第一次采访吕映红老师,她刚从北京“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颁奖礼现场回到诸城。那是教师节当天下午,一路舟车劳顿,吕老师的眼睛布满红血丝,虽然有点疲惫但她大而明亮的眼睛里透出温和善良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慈祥温暖的笑意。提起采访的事情,她一手轻拍着记者的肩膀,一边拉着记者的手往沙发上让。只是这个小动作,一下子拉近了记者和吕老师的距离。
是孩子,成就了她教书育人的梦想
每人都有一个梦想,年轻时的吕映红就想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读书时的吕映红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尤其是作文写得特别棒。读高中时,在一次习作课上,吕映红的语文老师陈树亮读了她的一篇作文,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作文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吕映红心里有些忐忑,但也很高兴。从那时起,她就萌生了当老师的念头。
21岁那年,吕映红终于有机会当上了老师,这一干,就是将近30年。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吕映红从一个普通的民办老师成长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吕老师告诉记者,一路走来,她是在与孩子的相互成长中进步的,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每个孩子都有功劳。
吕老师一直说,孩子是最好的老师,她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学生带给她的,不仅是青春和阳光,还有孩子们那种勤劳、朴实、勇敢的精神。也是这些孩子们,让她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获得大家的认可。她说,只有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她才能找到自我,才能找到发挥自己的空间。吕老师认为,是孩子成就了她教书育人的梦想,是孩子,让她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为了孩子,她做起“留守妈妈”
小学教育和初中、高中等其他阶段教育不同。这正是孩子们可塑性最强的一段时间,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作为这个阶段学生的老师,吕映红也有压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老师,她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她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当学生的良师,也要当学生的益友,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提起如今的乡村小学教育现状,吕老师有喜有忧。喜的是,如今孩子们都用上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学设备也更加先进了,教师队伍素质也逐年提高,这是乡村小学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忧的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缺少管教的“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吕老师觉得忧心。小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特别需要父母家人的关爱,稍有疏忽,可能就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吕映红不仅是这些孩子们的老师,还当起了孩子们的“妈妈”。课堂上,吕映红是学生的老师,课后就是他们的“妈妈”。每天下午放学后,吕老师家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下课铃声才响起,孩子们就三三两两地背起书包来到吕老师家。一时间,吕老师家的写字台、吃饭的大圆桌旁边就围满了学生,下象棋、复习功课、画画等等,遇到不会的问题,孩子们就相互交流,小小的家里满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们又自动围到饭桌前香香甜甜地吃起了晚饭。在吕老师家,丝毫看不到孩子们有任何扭捏,在孩子们心里,吕老师这儿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问起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吕老师时,今年读六年级的枳沟小学学生李欣说:“吕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家里还有个弟弟,平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而且父母也没时间管自己,大多数时候,我都和吕老师在一起,除了学习,在生活上吕老师也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让我感受到温暖和爱。”
采访期间,记者也在想,为什么这些孩子们这么喜欢吕映红老师呢?吕老师哪些人格魅力让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称她为“老师妈妈”?最终,记者在吕老师的一举一动中找到了答案。采访期间,当记者问孩子们问题时,有些孩子因为紧张而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候,吕老师就会亲切地握住孩子的手,和孩子们交流,减轻孩子们心里的负担,而吕老师的眼睛里也充满笑意,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学生。在这个眼神里,记者体会到了温暖,体会到了关心。我想,作为孩子,与吕老师朝夕相处,更能体会到老师这份暖暖的爱吧。
“做学生的‘老师妈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这是吕映红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她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她认为,关爱学生既应该是老师的一种本能,更应该是一种神圣的感情。“我要当好全班同学的‘老师妈妈’,应该了解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吕映红对学生怀有持久的、炽热的情怀,也一直用这种情怀来激励自己一路前行。
向孩子学习,吕映红成了创新标兵
“留守儿童”是这几年才出现在大家视线中的一个现象,然而,吕老师这“留守妈妈”却已当了二十多年。
早些年,吕老师的一双儿女还小,因为吕老师和丈夫都是教师,上班时间上课,放了学还要辅导班里的孩子们功课,照顾自己儿女的时间微乎其微,但是也不能耽误孩子们的教育啊。无奈中,吕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两个孩子交换批改对方的作业,在相互鼓励批评中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吕老师发现,这种赏评方法孩子们很喜欢。于是,吕老师开始在课堂上推广这种方法,并且听取了学生们的意见建议,逐渐完善了这种方法,并最终在班内、在全校广泛开展这种教学方法。
吕老师的学生告诉记者,大家都喜欢这种“赏评”式的教学方法。在吕老师的习作课上,这个方法是用的最多的,同学们作文写完之后,会相互交换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会发现同学们的亮点,指出他们的缺点,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进步得更快。吕老师说,她这个学习方法的应用,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人欣赏自己易,欣赏别人难。在学生中营造这种欣赏别人的氛围,可以培养孩子们豁达的心胸,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在班级内形成一种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吕老师认为,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孩子们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吕老师的数学课也有自己的一套。每天上课前,她都要求学生们把预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写到黑板上,然后让班里的其他学生进行讲评。吕老师说,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孩子们的课程进度,也能让孩子们对学过的课程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相互学习,比如其中一个同学犯了错误,被其他同学指出来,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注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要说起这个教学方法的好处,吕老师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觉性。
吕老师的学生王勇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吕老师讲课的方式。她讲课喜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吕老师的启发鼓励下,他从一个不爱表现的男孩变成了今天敢于到讲台上大声讲出自己的见解的开朗乐观的男孩。
吕老师认为,一个好的老师,育人的责任比教书的责任来得更重些。吕老师的教学方法,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看着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吕老师觉得自己辛苦些累些都是值得的。这一点,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深有感触。采访中,吕老师和孩子们总是会相互打气。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老师,我们叫——不紧张!这是孩子们在鼓励吕老师呢。吕老师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羞涩,有时候讲公开课时会紧张,这时候,孩子们在一边轻轻喊着:老师,我们叫——不紧张!孩子们的自信和勇敢也会感染到吕老师。看着孩子们那真情热切的眼神,吕老师就觉得安心许多,紧张的情绪也会平复许多。
家人的理解,是她坚实的后盾
采访过程中,吕老师讲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学生。每次和吕老师说起她的家人时,她总是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回学生身上。记者问,你这么关心自己的学生,会不会忽略了家人?吕老师说:对一双儿女,对自己的丈夫都有所亏欠。但是他们特别理解自己,是自己坚实的后盾。
女儿小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委屈,说自己不是妈妈的亲生孩子,那些学生们才是亲生的。都是小孩子,学生到吕老师家里学习的时候,吕老师总是把最好的桌子、椅子让给他们,把好吃的留给他们,女儿和儿子觉得妈妈太偏心了。每当这时,吕老师就骗儿女们说:“小朋友们到咱家来学习,是因为看着你们姐弟两个学习成绩好,咱家的学习氛围好,人家才愿意来的。”儿女们在半信半疑中长大了,长大后的儿女理解了妈妈。后来,女儿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妈妈的眼里,孩子就是学生,学生就是孩子。女儿理解了妈妈的无私,理解了妈妈对学生们那真挚的爱。
这次从北京回来之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的女儿陪妈妈去给爸爸买衣服。当女儿问起爸爸穿多大号衣服时,吕老师竟答不上来。想到这些,吕老师觉得有些难受。这么多年来,家人一直这么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而自己把所有心思都扑在工作上,扑在班里那些孩子们身上,对家人,确实有所亏欠。想到这些,吕老师眼睛有些湿润了。每人只有一颗心,吕映红老师的那颗心偏向了学生。从教28年,吕老师用一颗朴实善良的心,谆谆教诲着每一个孩子,用心爱着每一个孩子,用心浇灌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采访结束时,吕老师的学生李欣一改采访时标准的普通话和挺直的腰板,双手拉起老师的手,用方言和吕老师说起她去北京这些天,班里的同学学习情况、孩子们如何思念吕老师,吕老师也询问着班里同学们的表现。在他们身上,笔者感受到温暖,也开始羡慕起她们这种浓浓的师生情。吕老师用她的人格魅力和真挚的情感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用她独特的方法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课堂上依然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讲台上,吕老师仍旧挥洒着她对孩子的热情和关爱;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孩子走进吕老师的课堂,听“老师妈妈”给他们讲“加减乘除”,讲“润物细无声”……
文/图 本报记者王金凤